代族長和幾個族老那邊就還是幾個兄弟合住著。內裡雖然分了家,各房攏各房的家產,但祖業還是摟在一起的。
家產收在公中。由有出息的子孫經營著,到年終各家各分得一份。
喬興存想必當初也是想過不分家的。
所以臨終時準備的宅子也很是倉促。他在京裡經營了幾十年,在京裡倒是有幾處大的宅院,但在益州哪裡還有什麼好的房舍給他?
只他大概也知道他家的特殊情況,幾個兒子是絕無可能好好合住在一起的。便在臨終把家分了個乾淨。
宅子雖分得倉促,但好在分給幾個庶子的都有一些實實在在的鋪子和田產。又在生前給幾個兒子都安排了前程,倒也不怕他們會餓著。
只劉、方兩房人住在祖宅慣了,對分到手的宅子各種看不順眼。
如今藍氏願意把幾個孩子留在祖宅住,她們自然是樂意的。
一來可以讓孩子們代替他們在藍氏面前盡孝。也免得受旁人歪話。二來自家孩子住在祖宅,不管是去族學也好還是與族人親近也罷,只說他們住在祖宅,那平常花用,難道藍氏這一房還能不出了?
各自打的好算盤。心裡千肯萬肯。
但嘴上卻說道:母親願意留下他們說話教導,我們自然是願意的。這也是他們的福氣。只怕他們吵著母親了。
藍氏擺手說是無妨,這些人便都高高興興地應了。
只是回到各院,與方、劉一說,那二人便跳腳了。
藍氏這是什麼意思?
合著拿捏不到她們,便要拿捏她們的子孫?
藍氏打的好算盤!
就是分到的宅子再破,再住不開,也不會把孫子孫女留下供藍氏驅使。將來沒準藍氏還能教導他們與自家親祖母不親呢!
絕不能忍受這樣的情況!
喬景倉、景山等人勸了好久,劉、方二人都沒有妥協。還說立刻要搬離祖宅。
張氏、小方氏等人暗恨。
本想趁各家子女還住在祖宅,好歹也能得些祖宅的好處,沒準將來子女們婚嫁,也能得祖宅的一份厚厚的嫁妝和聘禮。
哪裡想到她們的婆母竟是這樣的心腸?
藍氏得知他們的決定後,也沒說什麼。
只交待喬景昆領著幾個孩子去見一見劉、方兩位姨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