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不愧是益州大族,庭院開闊,林木蔥籠,假山遊廊,鬥角飛簷,處處雕樑畫棟。
幾個孩子都新奇得很,何曾見過這樣的房子?
只是眼裡雖有著驚歎,但好在眼睛都沒有四處張望亂瞟,只緊緊跟著大人的腳步。
三叔祖和幾個族老見了都忍不住點頭。
這才是嫡系嫡支風範。哪怕流落到外頭,穿得也沒他們家裡的管家婆子體面,但這教養這膽識絕對拿得出手。就是景昆那才五六歲大的外孫女,都給養得一副大家閨秀模樣。
還有景昆那長子,長得就跟他祖父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那神采氣度活脫脫又是一個年輕榜眼。
三叔祖眼眶發熱,他終於不負喬家兩代家主所託,把流落在外的嫡系嫡支找回來了。
一行人穿過幾重垂花門,又穿過幾條長廊,便到了正院。
也沒個人出來相迎,族長和幾個族老都忍不住皺緊了眉頭。也不好當場發作,只領著這一家子徑直進了正院的花廳。
花廳很大,正中一張大的案几,兩邊是兩張寬大的太師椅。大廳正中設了兩排圈椅,一排有六張,皆有茶几相隔。後邊又都各設了兩排稍小一些規格的圈椅。
廳裡兩側有屏風、博古架、花瓶擺設等等,牆上還掛了書畫。
進了大廳,讓人忍不住屏氣斂聲,步子都忍不住放輕了下來。
三叔祖和藍氏、喬景昆相讓了一會,也沒人往那上座坐,都只分坐兩側。
喬家這一側只坐了藍氏、喬父、喬母三人。喬明瑾帶著明珏幾個本想站在父母祖母后面的,被三叔祖指著在喬父和藍氏的後排椅子上坐了。
待各人坐定,幾個族老眼睛掃了一圈,沒人奉茶不說,連祖宅裡一個人影都沒看見。
族長和幾個族老都覺得被人下了面子,面露不愉。
三叔祖做為族長,便衝著外頭開口喝道:祖宅的人呢?都搬出去啦?正好,搬出去也好把宅子給景昆一家騰出來。這宅子歷來就是分給嫡支住的。沒得讓一堆不相干的人白住著。
有在外頭探頭探腦的人聽了,忙轉身一溜煙跑了。
幾個族老這意思,今天人要是不來,只怕就當他們掃地出門了。這祖宅只怕真的要拱手讓出來了。
族長和幾個族老見有人去通風報信了,便又吩咐下人去泡茶。
一通吩咐下去,這才回頭細問起喬家一家子的境況來。
雖然早前已得了丁二傳回的信,但有些事,信中也沒說得太分明。
這般見了人,自然是要仔細打聽一番的。
喬父便把這些年經歷過的事都簡單說了一遍。
雖然平鋪直敘的,但族長和幾個族老還是聽出裡面的艱辛和不容易。再看這一家子穿著打扮簡單。頭上身上也沒幾件飾物。心裡便忍不住泛酸。不由感慨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