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何氏、夏氏、秀姐等人陪著喬明瑾聊到很晚。
除了有感於喬父和喬家祖母的這一番身世來歷之外,還齊齊贊成喬明瑾跟著孃家一家子回益州本家。
若嶽仲堯還要這妻子女兒自然會尋了去。若不要,也好叫二人真正斷了。
這麼拖著是個什麼意思?如今喬明瑾有這樣的身份,再在益州找一門親還不是容易?
哪裡還用看吳氏的臉色?
只不過吳氏自得知喬明瑾頗有家財後,恨不得把一家子都搬來與喬明瑾同住,再來啃喬明瑾辛苦賺來的錢。若是得知她還有這樣一個身份,還不得緊緊地巴上去啊?
沒準還能帶著一家子投奔了去。
所有了解喬家身份的,俱都異口同聲說要瞞下一部分事實。至少他們這一番要前往何處定得瞞著。也別把離開的時間說了,不然喬明瑾走不走得了不知道,琬兒是定走不了的。
那吳氏這會是再不提要休婦的事了。為了留下喬明瑾,生恐喬明瑾一去不回,沒準能把琬兒給藏起來。
當天眾人聊到很晚。喬明瑾想著要在走之前,對作坊的諸位師傅也做一番交待,她這一離去,恐要不短時間。便跟何氏夏氏商量了明晚設了席宴請他們。
若是沒有他們的幫襯,喬明瑾一個人徒有想法也辦不成什麼事。
眾人離去後,喬明瑾一個人在院裡轉了一圈,又把自家的東西都清點了一遍,便點了燈趴在桌上寫信。
後天孃家要宴請雲家村及眾姻親,她定是要回去的,最晚後天一早便要趕回去。大後日出發的話,那她在下河村也就剩明天一天的時間了。
給嶽仲堯寫的信很簡單,似乎沒什麼你濃我濃要交待的。
照吳氏現在的作派,哪怕分家了,也不會選擇嶽二。而會選擇嶽仲堯的。
喬父喬母不贊成她要一個人帶著孩子單過,二老都認可嶽仲堯,覺得他是個能過日子的。那她也願意給他一次機會。
只是讓她跟吳氏在一起過日子她是不願的。
奉養公婆不是她不願去做,若是公婆是個體諒人的,家有一老若有一寶,她如何不願意?
只是吳氏太鬧騰了。吳氏把兩個孫子看得跟眼珠子一樣,就是分了家跟他們過,那兩家也能尋了機會住到一起來。
她是沒那心氣了。寧肯花錢請了丫頭婆子來照顧他們,按月給他們一筆豐厚的銀子,也不願整日活在雞毛蒜皮的算計中。
人活一世。是為的什麼呢?
總要按自己的意願過幾天輕快日子。
嶽仲堯如何選擇。她都尊重他。只把琬兒留給她就成。
至於周宴卿……
喬明瑾對著不時跳躍一番的昏黃燈影嘆了一口氣。
把那份作坊的協議塞進黃皮信封裡面去。這一年來她從他那裡也賺了不少錢了。她也沒什麼不知足的。
經周老太太這麼一鬧。兩人還能否毫無芥蒂地合作,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周老太太是絕不會讓周宴卿再跟她有什麼糾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