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娥多少有些焦慮,她惦記著王清秀那1萬人馬的安全,更擔心文昌縣城是否已經易手。
她的擔心不無道理。
現在已經是下午了,所有的軍卒都沒吃午飯,恐怕難以堅持到達文昌縣城。
而事實上被巨炮嚇跑的5萬寧軍他們現在也沒有吃上午飯。逃離巨炮的射擊範圍之後,有人問主將魏景濤,何去何從?奔向何方?
魏景濤的肚子裡咕咕直響,他才意識到餓了,已然看到滕軍的炮火轉而轟向了東方。那是在攻擊馮高寵部,又見滕軍殺了過去。猜也猜得到,馮高寵必然是敗了,即便是他們繞道回到那裡,營盤早就失守,糧草自然也就沒了,更何況繞道回去也是晚上了。
魏景濤向西一指,“我們去文昌縣城吃飯!”
其餘的幾十位將領自然明白他的意圖,那是要重新奪回文昌城,他們也好有個落腳之地,有可食之米,便紛紛響應,忍著飢餓奔向文昌。
話說文昌城內。
午後的太陽比較暖和,現在是初冬時節,曬曬太陽總覺得很舒服。一位守城兵丁顯得有些懶洋洋的,戳著一杆大槍,站在城頭上,眯著雙眼似乎在打盹兒。
忽然聽到腳步聲。在這個時候,既沒有人來換崗,也沒有百姓到城頭觀風景,更何況這入冬的時節,那城外也沒有什麼好看的。此時在城頭上行走的,也就只有那巡視的軍官。
這位軍卒立刻睜開了雙眼,馬上就精神起來,看來是一個老兵油子,守城站崗很有經驗。
可他看到的並非是身披盔甲的將士,倒是一位與自己年齡相仿,30歲左右的男子。這天氣雖然不算太冷,外出的人基本上都會穿件棉袍。這位男子卻只穿了一件白色的襯衣,倒是挽了髮髻,有些凌亂。
“幹什麼的?不要在此逗留!”
這位守軍一聲喝問,那位青年立刻便停下腳步,滿臉堆笑。
“呵呵呵!軍爺您辛苦!我就是想到城上來看看。這上面光線好,曬曬太陽也暖和,看看城外的風景,這初冬的景色與那秋色截然不同啊!”
說話同時,他倒是向城外望了一眼。
那守軍說道:
“我天天在此值班站崗,城外的風景,不管是春夏秋冬早已看慣,也看厭了。其實不管怎麼變化,不過是草木枯榮,黃了綠,綠了黃,有了沒,沒了有,換了一茬又一茬,僅此而已。”
他倒發起感慨來。
“哈哈哈哈!”
那青年哈哈一笑,“沒想到軍爺還滿有情調,就這景色在軍爺的口中一說,蠻富有詩意呢!哈哈哈!”
“唉!小時候讀過兩年私塾而已,識得幾個字罷了,後來當了兵,扛起了長矛,那些字早就丟到腦後去了,充其量會說上幾句。”
青年上下打量了打量,又問道:“你當兵時是當的寧國的兵,還是當的滕國的兵?”
那守軍又是嘆息一聲,“唉!那時肯定是當的寧國的兵了,現在是滕兵,不過是衣服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