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持娃上崗之雌霸天下> 第112章 戰局突變新情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2章 戰局突變新情況 (1 / 2)

寧都城算是打下來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打掃戰場,救治傷員,處理屍體,收編俘虜,安置駐軍,修復城牆以及城中的民宅。

這一系列的工作,讓那滕軍忙了十好幾天。

李秀娥依舊是依據滕國之前的政策,對待這些裘國的俘虜們,去留自願。可這些俘虜跟寧國的俘虜大有不同。

相對而言,寧國的俘虜他們的家園畢竟就在當地,可裘軍戰俘他們的老家都在大裘國,若是想要離開這裡,要麼去附近依然被裘軍佔領著的縣城,要麼就是返回裘國去。

可他們看到滕軍與裘軍交戰的幾場戰鬥,他們自己心裡也沒有底,即便是再回到裘軍的隊伍裡,說不定哪一天要麼戰死,要麼還會被俘。

回老家去,除了長途跋涉以外,他們都不敢確定自己回到家是否安全。憑心而論,他們是非常願意回到老家與家人團聚的,可他們又知道裘國的政策,肯定還會被重新抓回去當兵。這有可能是最好的,弄不好會掉腦袋的。

與其如此,倒不如留下來,留在滕軍營中,除了不必受那跋涉的苦楚以外,這裡還有吃有喝。

這種思想迅速在戰俘中蔓延,結果,跟在瓷都附近那些戰俘一樣,一個沒走,全都留了下來。

李秀娥很是欣慰,正值用兵之時,每打一仗,滕國的軍隊便會擴大一些。這寧都之戰,打得異常慘烈,消滅裘軍將近2萬,滕軍一方也傷亡近萬人。那被圍困在寧都城中的裘軍,8萬人做了俘虜。

自從石昌出兵以來,帶出來10萬軍隊,現在竟然達到25萬之多,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自然是多多益善。隨著滕國邊境的不斷擴張,需要的軍卒當然也要增加。

除了整治軍隊以外,修復城牆和民宅,這些人自然是最合適的勞動力。

距離寧都東部大約一百里處,那裡有燒製青磚的磚窯,附近也有白灰。有了這些最基本的建築材料,修復城牆和民房,速度是很快的,畢竟人多力量大。

在釋出安民告示的時候,李秀娥的一項政策非常得民心。那些因為戰爭而遭到破壞的宅院,除了滕軍會為其修復之外,其他的財產都會照價賠償。她下令進行一番統計,有需要更新傢俱的,讓商部從石昌拉運一批,為百姓換成新的。

都知道滕國的傢俱別具特色,深受廣大百姓歡迎,甚至有人藉此機會,將家裡的那些舊傢俱徹底換成了新品。

這從某一方面來說,竟然促進了居民的耐用品的消費。

城內的建築在逐漸恢復原貌,李秀娥的重點還是將工作放在了城防上。

寧都城比較大,守衛起來比那些小縣城自然要多不少兵力。可兵力再多,也經不住火炮的襲擊。當然,現在對手尚未擁有這等高階火器。李秀娥並不擔心敵人會用火炮來攻城,但她還是決定在這寧都多佈置些火炮,在修復城牆的同時,命令增設了炮臺。

整座城池安置了一百門小型火炮,還有4門巨型戰炮。小火炮比較輕,幾個人能夠抬上城樓,可那巨型戰炮,如何運上城去卻是一大難題。

由於炮體實在是太過沉重,最終只能放棄運上城頭,李秀娥便將它們擺在四座城門口,放在炮車上。一旦需要,可開啟城門,推到城門外,想必那敵軍見了這巨型戰炮,自然會被嚇破膽的。

對於當前的形勢,李秀娥與龐彪等人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決定下一步的戰略計劃。

寧都是寧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佔據了寧都,寧國的北半部基本上就是滕國的囊中之物。也正因為如此,贏王才派曹蠻前來搶先佔領的。

雖說滕國在中部地區佔據了一些縣城,但是大多地方都還被裘軍佔據著。

周孟公提議,可以派兵依次去收復,想必城中的裘軍所剩無幾,大軍一到,那城池自然歸屬滕軍了。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可李秀娥並不想先去收復那些小縣城了。她發現一個規律,與寧裘之間一系列的戰鬥,起決定作用的,並非是一城一地的得失,重要的還是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寧國敗亡,當時並未失去大部土地,只是那30萬軍卒被滕軍打敗,死的死,降的降,寧王手下已經無兵,自然也就敗了。

與裘軍作戰,那些小縣城的收復都是輕而易舉。不但滕軍如此,就連裘軍去收復那些縣城同樣也不費吹灰之力。嬴王重新攻打被滕軍拿下的那兩座小縣城一樣的輕鬆。

這些城市在敵我雙方的手中倒過來倒過去,實在是戰略意義不大,徒增消耗而已,並且不利於那些城市的穩定發展。

鑑於此,李秀娥決定,現在寧國那些被裘軍所佔領的小縣城,且由他們佔著,由他們代為管理,倒是省了滕國的兵力以及官員,同時還能牽制裘國的兵力。也給裘王一個希望,讓他不會輕易放棄寧國的這一大片土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