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彪之所以耐心等待,就是想磨蔣廷軒的耐心。幾次戰役打下來,他知道這火炮在這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完全顛覆了他對以往戰爭的認知,能遠距離殺傷敵人,何必再近身搏鬥。
見寧軍馬上就要衝到陣前,他便給了李元勳一個訊號,那李元勳裝作不敵,撥馬返回,在他回到自家隊伍之後,前排的將士緊跟著後撤。
前面陳列的火炮暴露了出來,緊接著“咚咚咚咚”的爆炸聲響起,衝在前面的寧軍瞬間倒下一片。
後面的立刻慌了手腳。這10萬寧軍之中有很多是曾經參加過第一次戰役的,他們一聽這炮響早就嚇破了膽,哪裡還敢向前衝?後面的軍卒湧來,他們又停不下腳步。上前去就是白白送死,雙腿又不得不向前跑著,心裡十分懊惱,便扯著嗓子高喊:“快快後撤!滕軍那方有妖孽!”
很快後面的寧軍也反應過來,掉頭往回跑。蔣廷軒一看急了眼,剛一接觸就要敗退,豈不丟了寧國的威風?便在後面督促著眾將士再次衝來。
迎接他們的自然又是一通炮火。
如此數次,終究與那滕軍根本就不能短兵相接,滕軍的炮火自從打起來就沒有停歇,寧軍傷亡實在太大,再這麼打下去,必將全部葬送在這個峽谷裡。蔣廷軒只得下令全速後撤,逃離這個魔鬼之地。
可當他真的想後撤了,滕軍卻停止了炮火,一齊衝殺過來。
一番混戰寧軍死傷無數,紛紛向北撤去。莫看他們來時已經很疲憊,一打仗都精神起來,逃跑的時候卻比兔子跑得還快。
他們跑了不過三五里,到了峽谷口的最北端,一隊人馬早已候在那裡,正是小雷霆帶人在這裡守候多時了。
前有攔截,後有追兵,這可如何是好?蔣廷軒見前方攔截的都是一水的騎兵,只有2000人擋在峽谷口,縱深方向並沒有幾個人,只要戰勝前面的滕軍,就算是衝過去了。
見有機可乘,他便指揮寧軍拼死也要衝將過去,不能讓後面的滕軍追上來。
那寧軍一窩蜂似地擁將上來,眼看就要衝到陣前,令他們崩潰的是,這些滕軍也架設了火炮,“轟轟轟”一響,剛才還在拼命前衝著寧軍,那勇氣全打沒了。
丟下一片屍體,無人再敢前衝。
任憑蔣廷軒撕心裂肺的喊叫也無濟於事,他的指揮不靈了。
後面的滕軍掩殺上來,無處可逃,只得硬著頭皮展開了混戰。
小雷霆這方將士也加入了戰鬥,一路吶喊殺入陣中。
這場廝殺異常的慘烈,屍橫遍地,鮮血橫流。可終究還是有僥倖的,從那把守鬆懈的地方衝了出去,拼命向北逃竄。
蔣廷軒混在了人群中,他這位主帥逃了出去。跑了沒有二里地,見跟隨自己的不過二三百人,便仰天長嘆,敗得如此悽慘,回去他也沒法跟寧王交差。
孫鴻飛戰死了,馮高寵自殺了,他也聽到了傳聞。現在輪到自己了,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大問題,這寧國就不該招惹小小的滕國,什麼叫小不忍則亂大謀,寧王沉不住氣,偏偏又要那軍卒去搶劫滕國的商隊,這下可好,30萬大軍幾個月的時間全部葬送了。
莫看滕國現在只佔了三分之一的寧國土地,若再進攻,那三分之二的國土唾手可得,寧國已無兵應戰。
說是朝廷派人到成國和暢國去搬救兵了,要知道對於一個即將滅亡的國家,誰還願意援助。再者說來,幾個國君都是親兄弟,幫著一個打另一個都說不過去。這幫著出兵的事兒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一番感慨,蔣廷軒對寧國已經不抱希望了,更何況自己是敗軍之將,無顏歸去,讓那跟隨他的軍卒各自逃命去吧!說罷,他也學了馮高寵拔劍自吻。
身邊的將士攔他不住,一番痛哭之後,將他的屍首放上馬背,逃往寧都去了。
滕軍這方自然是大獲全勝,那寧軍見沒了主帥紛紛繳械投降。這一戰將近有7萬人做了俘虜。
李秀娥在女子別動隊的護衛之下,從後方趕來,那匹棗紅馬在寧軍面前一站,自然是威風凜凜。
被俘的寧軍等著滕國這位運籌帷幄的王后訓話,他們早就聽說做了滕軍的俘虜死不了。有曾經被俘放回的寧軍在軍中傳言開了,寧國已經敗了,沒了兵卒,下一步就要滅國了,還跑回去做什麼?
這個論調迅速在軍中蔓延,一個個寧軍受到了影響,這話說的著實在理,即便是跑回寧都,說不定下一次就不是被俘而是戰死了。與其如此,還不如現在直接投降了。
李秀娥的三句話剛剛說完,所有寧軍戰俘紛紛表示誰也不走了,這倒令李秀娥喜出望外,滕國的軍隊再次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