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並沒有見到劉王后及其他嬪妃,更沒有看到另外幾個王子。
老國王告訴他們,身體多年來行動不便,上朝議事早已交與劉王后處理,他只是一心在後宮修養,關於政事無心也無力管理。現在已是苟延殘喘之年,能夠過上六十六大壽,已經是上天恩賜。
至於其他嬪妃,裘王就沒有讓她們過來,他只想單獨與二王子一家會面。大王子嬴王裘開天每日隨劉王后上朝,面見百官商議朝中事務。
另外幾個王子都已經來過了,來的早的一個月以前就到了,來得晚的也有十天了。數裘開物離得最遠,也就來的最晚,好在年前趕到了,全家人終於可以在一起過個年了。
令老國王比較欣慰的是,這十幾年來天下太平,總算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幾個兒子基本上都勵精圖治,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管理的井井有條。而且每個王子都有了子嗣,後繼有人,他也就放心了。
在介紹完這邊的情況之後,老國王又向裘開物打聽滕國的發展狀況。
裘開物支支吾吾,滕國具體的發展詳情他根本就不清楚,他只專注他的木工設計。這倒不打緊,他憑之前見到過的一點印象,一邊想象一邊編造,說的跟實情也差不了太多。
不外乎百姓富裕,國民安康,兵強馬壯,蒸蒸日上。可就這些就得到了老國王的頻頻讚許,直誇他,當初見他只是沉迷於木工,沒想到一個木匠也能把一個小國建設的這麼好。看來是把他看走眼了。
如果知道他治國有方,當初分封的時候就該多分給他些土地和人口。都已經這麼久了,再重新給他劃分一些,勢必要讓其他兄弟讓出土地,他們肯定不願意。老國王為裘開物直叫屈。
裘開物見父王還是很疼愛他的,並非像劉王后所說父王嫌棄他,遂對劉王后當初的決定心裡有些憤憤不平,但是對父王還是很感激的。
父子二人說著說著竟然流起淚來。老國王告訴除夕夜就不要在一起聚了,他沒有那麼大精力和子孫們一同熱鬧。初一拜年的事也沒有打算安排。初六舉行壽宴,再一起拜年吧。在京城的這幾天各王子自行安排。
說完這段話,老國王坐在龍椅上,閉了會兒眼睛。
見他精神頭不太好,裘開物就不再繼續深談,讓父王多多休息,起身告退,攜家人返回了自己的府宅。
老國王裘先宗給李秀娥的印象不過是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即便他年輕的時候是一頭老虎,現在沒了牙齒,也沒了威風,渾身上下呈現一副病態,精氣神兒已然全無。
經過幾十年的烽火歲月,他統一了中華大陸,自然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好像又很開明,可他的資訊似乎又很封閉,對當前的發展狀況瞭解的並不透徹。看來是劉王后把他隔離了。朝廷的大事無人與他呈報,或者說即便是報到他這裡,他也無力解決。
他早已被劉王后架空了,不過是一個名譽上的國王而已。
想到這李秀娥忽然打了個激靈,這狀況與大滕國有諸多相似之處,裘開物從登基不久,自己就架空了他。
轉念一想,她若不是遇到這麼一個廢柴國王,或許自己也會像那陳巧巧似的,整日裡只想著吃喝玩樂的享受去了。
也正因為自己把持著朝政,才把一個小小的石昌縣建成了一個小強國。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了,既然老國王沒有其他安排,李秀娥打算回陳府一趟。十一年了,自從去了石昌縣以後,她從未回過這個名義上的孃家。
雖說對功勳王夫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感情,但她這副身軀還是陳瀟瀟的,作為女兒總要探視一下父母的,更何況還有陳巧巧。這姐妹二人都到了京城了,若是不回趟孃家實在說不過去。
跟裘開物和陳巧巧一說,他倆滿是支援,特別是陳巧巧,如果不是旅途太過勞累,昨天她就打算去了。今天一早又去了王宮,其實她正有此意。
李秀娥安排下人備了些禮品,還特意帶了幾箱臺酒,想讓功勳王嘗一嘗滕國的特產。
自然小雷霆也是要去的,不管這孩子怎麼來的,畢竟功勳王夫婦是他的外公外婆,總要見一面的。
聽說去見外公外婆,小雷霆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麼興奮,只是應了一聲罷了。對於他這個態度,李秀娥並未太在意,只當他是此時乖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