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興二年十一月,大裘王朝傳來一道旨意,著大滕國進貢臺酒一千瓶,欲在春節時節宮庭御用。
給王朝歲供本應有的,只因石昌縣乃陳瀟瀟食邑縣,成了裘開物的封地,李秀娥隨嫁而來,大滕國歲供就不再送往大裘王朝。
現如今突然一道旨意要臺酒,足以見得臺酒在大裘京都已負盛名,國王王后都看上了。
從某一方面來說這倒是好事,進一步提高了臺酒的知名度。
李秀娥責承肖德噲安排人員及時送酒,不得有誤。
剛剛送走給大裘王朝的貢酒,其他幾個王國也先後遣人前來訂購臺酒了,且數額都比較大。兩三千瓶是少的,像大通國一次就訂了上萬瓶。
看到這些訂單,肖德噲著了慌,他知道酒廠做不出來,急忙向王后奏報如何回覆。
李秀娥聞奏大喜,勸他莫慌,有人購買自然是好事,總比賣不出去要強,分期分批供應就是了。
肖德噲著急的是各王國都要趕在春節前貨到,這是不可能的,只能少量供給。
俗話說水漲船高,李秀娥趁機再次提高臺酒一倍價格,依產量按訂購比例供應,並且資金先預付,貨物自提。
這個決定一出臺,各王國訂單一下子少了一半,唯獨大通國那一萬瓶不見減少。
這引起了李秀娥的關注,據來使反映,前方將士浴血奮戰,打了勝仗必當酒肉犒賞,當地那清淡薄酒如飲水一般,根本就不過癮。有人喝過滕國臺酒,獻給了四王子一瓶,四王子喝過連呼好酒,聽說老國王要將此酒作為貢酒,便也想多訂購一些分與將士,以振士氣。
前段時日斥候曾傳回訊息,四王子裘開路親征西夷連勝數場,邊疆國界向西推進六百餘里。現在要美酒犒三軍,不論價格,看來是龍顏大悅。
畢竟酒廠產量有限,李秀娥令肖德噲耐心解釋,之後陸續供應,對方使者曉得實情,也只得如此。為能及時提走後續貨物,大通使者派專人留下待貨。
至於那貨物自提,各王國相距大滕國路途遙遠,不可能專派車輛前來拉運臺酒,也只得委託肖德噲安排車輛。
其實這是李秀娥想出的一招應對策略,目的是將風險降至最低,貨物出廠概不負責,那運費自然也要由大滕國賺來。
想到臺酒價值比較大,各國紛紛僱傭了壓鏢人員,這些人也要由鏢局安排。
從這次交易開始,鏢局也能賺些外快,不再單是由財政補貼。
這幾單生意讓李秀娥重新調整了外銷思路,那些比較火爆的商品,以後都要採取這種方法,不僅鏢局車隊都有了營業收入,銷售風險也大大降低。
正因她銷售策略的調整,異地客商為及時取得貨物,不再坐等滕國的銷售車隊,很多人直接來滕提貨了。
商賈人員日益增多,自然會良莠不齊,少不了夾私藏黑的,邊關檢查站的設立提上了日程。
對一般貨物李秀娥倒不太在意,她重點關注的是那幾項列為國家機密的物資,絕不可外洩。
但她也清楚,沒有現代化的檢測手段難免有漏網之魚,最起碼大批次走私可以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