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牧場蓬蓬勃勃發展的同時,那個舊磚窯已經開工。雖說現在進入冬季,可是這裡的氣候並不大冷。
聽說是為朝廷供給用磚,沙水鎮的村民們反應非常積極,只要有閒功夫的勞力差不多都會去窯場打工。
那翻土製坯的活計對於他們來說手到擒來,都已經再熟練不過。原本需要個把月才能裝好一窯坯子,在村民熱火朝天的幹勁下,僅用了不到十天,一窯土坯便裝好了。
都知道青磚的用量非常之大,在有人進行燒窯的同時,那製坯的工作並沒有停下來。
當第一窯青磚燒成之後,做成的土坯已經夠裝兩窯的了。
之後人員便進行分工,根據原先的計劃,用新磚開始建造第二個磚窯,用於加速青磚的燒製。
這第一窯磚除了建造磚窯之外,支援了牧場一部分,剩下的全部送到了鍊鐵場,那裡更需要大量的青磚。
本來計劃這青磚是要供朝廷建設辦公區的,相對來說,這些企業更需要優先建設。李秀娥便更改了旨意,辦公區域建設暫緩。
緊接著,在磚場附近又蓋了一個陶器場,自然也會消耗掉一些青磚。
沙水鎮南部50裡外的那個小山附近是要建一個白灰廠的,相對來說這個廠的建造比較快捷也比較順利。
很快生產出來的石灰,經過粉碎之後,便可以直接供給各個建築工地了。用石灰和粘土砌的磚牆要比單獨用泥沙砌起來的結實的多。
有村民知道白灰的好處,便用它裝修自家房屋內飾了,效果還是不錯的。牆面刮白之後,原先黑漆漆的屋子頓時顯得亮堂起來。
相對來說,那個水泥廠建設的要慢一些,廠址就設在鍊鐵場的附近。
工人們掌握的工藝畢竟不太熟練,經過幾輪的實驗之後才製出了成品。
李秀娥曾經去過那裡幾次,最後經她確定水泥標號基本達到合格,才下令批次生產的。
由於目前還沒有進行辦公區域的建造和民間危房的改造,生產出來的水泥優先供鍊鐵廠。
等這水泥將窯爐工房蓋好之後,呈現出的結果令所有的人都為之驚歎。這簡直就是像用石頭壘起來的一樣,而且比石頭更容易建造。
所有這些工程包括牧場的擴建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工部除了每天彙報工作的進展之外,最撓頭的就是人手問題。
現在各個村莊的青壯男丁,除了部分應徵入伍服役集訓,幾乎都投入到了基礎建設當中,再無青壯男丁可招。
為此李秀娥曾經鼓勵青壯婦女加入勞工隊伍,也正因如此,她看上了出現在沙水鎮那批特殊的人群。
入冬以來,是草藥批發的高峰時期。這個時候鮮草藥基本上都已經曬乾,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精選,這些任務便由附近村的年輕婦女承擔了。
收集來的藥草,運到沙水鎮去,由那家搞批發藥材的商鋪,從這裡再行批發出去。
當前的這個買賣還掌握在個人手裡,並不受大滕王朝的控制。
在李秀娥看來,畢竟這些藥材的批發規模還比較小,期待進一步的發展。
前文說過,到這裡批發藥材的多是石昌縣以外的客商,特別是在這藥材批發的旺季,往來商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