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君,以臣想來,上虞氏宗老未必不知蹇渠才幹,但上虞氏體制僵化,以蹇渠奴籍的出身,想要嶄露頭角,談何容易。”
鐵騫面露肅容,道:“臣嘗聞,錐在囊中,會露出錐尖,蹇渠其人就是那個錐子。只要把他放在對的位置,必能嶄露頭角。”
“而我山陰氏,對於他蹇渠來說,就是最正確的位置,只看他是否有真才實幹。”
姒伯陽眼瞼下垂,沉吟半晌後,道:“看來,右更真的很欣賞蹇渠。”
鐵騫沉聲道:“臣就事論事,蹇渠能以奴籍出身,煉就神魂。其毅力、智慧、氣運,缺一不可。”
“蹇渠,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值得主君重用。”
“有你這句話,我倒是對蹇渠,愈發的感興趣了。”
姒伯陽道:“以奴籍之身,獲得如此成就,所需要的付出,要遠比尋常白丁多的多。如此,就給他一次機會,又有何妨?”
“五日後,我會在東城,設一集賢館,張榜公示,但凡有一技之長者,都可來我集賢館應徵。無論出身高低,一視同仁。”
“蹇渠若是有心入我幕府,可以先入集賢館,我親自試試他的成色。”
鐵騫愕然,道:“集賢館?”
姒伯陽頷首點頭,道:“對,就是集賢館,我山陰氏求賢若渴, 若有賢才願輔佐於我,我姒伯陽必厚待之。”
“就是不知會稽各大氏族中,可有遺賢。會稽之外的諸侯列國,有沒有為我所用的遺賢?”
所謂的集賢館,雖然只是姒伯陽的突發奇想。可仔細想來,這當中的操作餘地屬實不小。
須知,此時此刻的山陰氏,坐擁二十萬丁口,已是名副其實的大氏族。再加上姒伯陽攜大地遊仙之勢,威壓會稽各大氏族。
至少在會稽地界,山陰氏絕對稱得上一方大勢力。
只是隨著山陰氏實力日益強大,山陰氏各方面的發展,漸漸不如以往,如今更是步入瓶頸階段。
姒伯陽很清楚,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山陰氏的變法,本來就是以《商鞅變法》為模版,將二十級軍功爵簡化為十二等軍功爵,從而奠定山陰氏的耕戰體系。
在高效的耕戰體系之下,還有姒伯陽這位強力首領坐鎮,山陰氏迅速走向強大。
只是當山陰氏強大到一定程度,這純粹體制上的高效,對於山陰氏的幫助,也逐漸沒有了初時的明顯。
雖還有一定的良性推動作用,可對山陰氏現在所處的層次,已經不太明顯了。
說到底,山海大荒是一切偉力歸於自身的世界,個人偉力的重要性,在某些時候是要超過耕戰體系的。
對此,姒伯陽已有所感觸,因此他需要適當的調整耕戰體系。可這不是一個人拍拍腦袋就能調控的,他需要一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