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跳,我可以在後面推他一把,讓他跳下去。”
中行堰冷笑道:“主君所言極是,他不肯跳,咱可以推他一把。”
“臣以為,咱山陰氏二十萬丁口,只是養兵四萬,還有一些富餘,完全可以再養一萬。”
姒伯陽道:“那就是五萬甲士,一個小國都未必有我這麼多兵馬。”
他搖頭道:“不妥,不妥,再是窮兵黷武,也不能超過一戶養一兵的界限。二十萬丁口,四萬戶百姓,只能養四萬甲兵。”
“這樣吧,兵在精,不在多,我可以開放四大倉,給你提供所需輜重,允許你提拔輔兵為正兵。”
“三萬輔兵,任由你調配,只要能給我訓出五千正兵,便算你大功一件。”
中行堰道:“只五千正兵,主君太小看中行的本事了。”
“臣不敢說,能把三萬輔兵,都給你訓成正兵,可是一半以上的機率,還是能保證的。”
“就怕,咱山陰氏到時候,養不起這些正兵,壞了臣一番心血。”
人族正兵與輔兵不同,號稱精銳之師的他們。是用無數錢帛堆出來的戰力,實實在在的精貴。
養一萬正兵的花費,幾乎比養十萬輔兵,還要消耗錢糧,一般大氏族都養不起。
也就是山陰氏這兩年,因為耕戰的緣故,掙得了幾分底子,才能養得起上萬正兵。
這放在山陰氏沒有變法時,也就與其他氏族一般,最多隻有養兩三千正兵的能力,再多就吃不消了。
姒伯陽雖知道養精銳之師耗資巨大,可是呂諸稱君之後必有大戰,在這方面他不可能吝嗇。
見中行堰遲疑的樣子,姒伯陽直接道:“放心就是,大戰將至,我姒伯陽……就是砸鍋賣鐵,也養這些正兵。”
中行堰呵呵一笑,道:“如此,臣就放心了,”
姒伯陽神色平靜,站在門檻前,望著遠方的山中雨霧,幽幽道:“中行,呂諸稱君,會稽必要亂上一亂。”
“亂世出英雄,亂世出豪傑,或許一盤散沙的會稽,就會因此再歸一統,在外界重重壓力下,再現古越小霸揚州的盛況。”
“亦或許,統一之勢被打斷,會稽人繼續四分五裂,渾渾噩噩的自相殘殺。你說我山陰氏,又該如何自處?”
中行堰平淡道:“世事無常,誰也誰不準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主君說的這兩種可能,確實很有可能發生。可這每一種可能,又何嘗不是一項選擇。只要選擇選的好,結果自然不同。”
“好,說得好,說的真好,”
姒伯陽撫掌大笑,道:“你說,最後誰能一統會稽,稱伯作侯?”
中行堰抿了抿嘴唇,道:“會稽氏族中,主君是當仁不讓的真英雄。會稽諸氏族中,又有誰能擋主君統一之勢?”
“……”
姒伯陽笑而不語,遙望雨中山色,目光似乎穿過雨霧,看到朦朧雨霧後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