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仲臉色沉穩,舞動手中的令旗,旗面呼呼作響。
“一天玄,二地黃,三風赤,四雲白。五天前上玄下赤,六天後上玄下白,七地前上玄下青,八地後上黃下赤。”
數千大軍雲集,兵煞轟然呼嘯天地。上陽仲依著《風后握奇經》上的旗法,兩面黑色令旗隱隱流露風雷之聲。
“吼、吼、吼,”
五百正兵為一方陣,十五座方陣交替變換,與上陽仲旗法相互呼應。一方方兵陣各有氣象,動輒聲浪翻騰怒哮。
“虎賁!”
“飛熊!”
“豹韜!”
“鷹揚!”
四都十二衛精銳之師氣勢如虹,六千整裝待發的甲士,一聲聲呼喝恍若炸雷,滾滾音浪衝破漫天雲霞散入天地。
“黑麟!”
一千五百騎兵在校場上呼嘯而過,這些騎兵身著黑甲,頭戴鐵製惡鬼面具,胯下騎著黑龍駒,佩戴一口鬼頭刀。
擂鼓轟鳴震耳,眾軍將士士氣如虹,七千五百正兵血氣陽剛,炙烤的空氣噼裡啪啦爆響,一重重熱浪撲面而來。
上陽仲把玄黑令旗一展,與麾下一眾兵將氣機相合,驟然激盪雷霆之氣,恍若上古雷神降世,喝道:“天覆陣,”
轟!隆隆!
大校場中眾軍軍陣交錯,冥冥之中自有天地之力加持。
正所謂,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是為天覆。
“起陣,”
上陽仲一聲號令,眾軍引動天象之變化,一時間烏雲滾滾,遮天蔽日,雷霆霹靂刺破蒼穹,落下之時地動山搖。
“地載陣!”
上陽仲站在點將臺上,眼見大軍陣型變換,冷峻的面龐緩了緩,令旗旗面再度展開,又是一番氣象。
校場內大軍煞氣沉沉浮浮,在上陽仲兩面令旗牽引下。萬千兵煞擰成一股,氣機所向石破天驚,神魔亦要伏首。
姒伯陽參悟造化玉碟神妙,完全悟透《風后八陣兵法圖》後,從中得到八門兵家陣法,依之煉成兩面兵家令旗。
上陽仲手上的兩面兵家令旗,蘊含七十二重地煞禁制,各自寄託著四門兵家陣法,一經使出天地都要為之失色。
一面令旗上,是象徵天地之理的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演繹天、地、風、雲等天地氣象。
另一面令旗上,包含造化之奇的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演化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天地四相。
上陽仲威風凜凜,在演示地載陣後,不斷揮動手中令旗,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整個《風后八陣兵法圖》,都被上陽仲演練了一回。眾軍兵煞雖是強橫,但是在上陽仲的手中,依然如指臂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