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看,這片河灣谷地東西六十里,南北四十里。要是在此建城,完全可以建一座週迴一二百里的大城。”
“不僅如此,咱們還可以在大城之外,多建幾座倉關。一來可以儲藏糧食,二來與大城互為犄角,增強防禦力。”
姒梓滿沉默片刻,道:“還有一個優勢,這片河灣谷地距離舊城不到三十里,方便咱們遷移民力,節省損耗。”
姒伯陽笑道:“哈哈,看來山陰地界,就這一片谷地最適合建新城。其他地方不是狹小偏遠,就是無險可守。”
“只有這片河灣谷地,滿足咱們建城的所有需求!”
姒伯陽他之所以選那片地域,作為山陰新城的城址。拋開擺在明面上的,還有一條是不能明說的。
為了選擇建城的城址,他曾以《天子望氣術》,燭照山陰五百里的地勢走向,發現這一片河灣谷地下藏有龍脈。
就是為了這一截龍脈,姒伯陽才選定這一片谷地,作為他的新城邑。
雖然這條龍脈只是會稽龍脈的分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得到一條龍脈分支,也能獲取一部分天地氣數。
姒伯陽道:“既然選址已定,那咱乾脆把築城的人選一併定下,你們都說說誰能擔此重任。”
“這個築城之人,必須是重臣,更要是個鐵腕人物。不然何談壓下民怨,把舊城百姓遷移三十里到新城定居?”
“這……”
一聽這話,上陽仲、姒梓滿、中行堰三人不禁有些遲疑,能稱得上重臣,還是鐵腕人物的,也就他們三人了。
可是築城之事耗時耗力,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他們三人都清楚,最少五到七年以內,新城是建不起來的。
哪怕築城之人手裡的權柄必然極大,山陰氏的幾萬丁口盡在手中掌握,是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就因為這份權柄太大,拿在手裡燙手,才讓中行堰不想接,上陽仲不願接,姒梓滿不能接。
對這三位的心思,姒伯陽瞭如指掌,道:“看樣子,你們是都不想接築城之事?”
三位輔弼大臣口徑一致,道:“主君,並非是不想接,只是臣等都有公務在身,實在脫不開身。”
上陽仲道:“臣奉命編練新軍,山陰四衛的三千大軍,暫時離不開臣。”
中行堰與姒梓滿,心照不宣道:“臣等奉命變法,重擔在身,一時難以兼顧築城之事。”
姒伯陽皺了皺眉頭,一言而決道:“好了,你們都不用推脫。”
“中行,你把手頭事務與滿叔交割清楚後,就去河灣谷地那裡,準備籌建新城。”
“如今新法已走上正軌,暫時不需要兩位輔弼,一起監督新法的施行,你,便辛苦一下吧!”
中行堰臉上笑容登時一僵,感到上陽仲、姒梓滿視線劃過,良久之後,應了一聲:“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