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二十八位庶長鬨然大笑,一位庶長高聲喝彩:“主君所言甚是,要是沒他們,咱也不能這麼富裕。”
這些年有鄮氏與南蠻野人,時常進犯山陰氏。不是襲擊山陰氏的倉關,就是侵擾山陰氏的百姓,彼此摩擦不斷。
當然,山陰氏能匯聚十萬丁口,養得起四都六千正兵。也是多虧掃蕩各大野人聚落,從中考掠到大量財帛人口。
要不然山陰氏何以在十年間,建起一座週迴八十里的山陰大城,又在大城內建起一座週迴二十里的句餘小城。
須知,無論是大城之外的三重甕城、四大糧倉,還是高達三十丈的城牆,都必然要糜費如山似海一般的錢糧。
以山陰氏的這點家底,不去搶南蠻野人與有鄮氏,只怕再過個幾十年幾百年,都不一定能把山陰大城建起來。
姒伯陽伸手向下壓了壓,止住眾位庶長的笑聲後,道:“好了,列位,說歸說笑歸笑,切忌輕視咱們的對手。”
“能與咱們僵持十年之久,還沒被徹底擊潰。不管他是南蠻的野人,還是有鄮氏的山民,都值得咱們去正視。”
上陽仲道:“主君,臣下收到軍情急報。南蠻首領嚴白虎在北倉一帶,聚攏蠻兵一萬,試圖襲擊北倉。”
“這對咱山陰是個極好的機會,咱們若能一舉打掉這一萬蠻兵,我山陰以南再無敵手,就能專心對付有鄮氏。”
“而且這個嚴白虎,在南蠻野人中聲望極高,深得南蠻野人的崇敬。要是能收服嚴白虎,或許能讓野人依附。”
上陽仲從頭到尾就不認為一萬蠻兵,能給山陰氏造成什麼麻煩。蠻兵之中少有正兵多是輔兵,往往一擊即潰。
“嚴白虎,北倉?”姒伯陽一愣,冷笑道:“好個嚴白虎,竟敢打我北倉五十萬石粟米的主意,膽子可真是不小。”
《禮記》曰:“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對於戰備儲糧,姒伯陽一直都很重視。在山陰大城建成之始,他就在大城之外,依東西南北各自建立一座糧倉。
如此經營五年,四座糧倉囤積粟米超過三百萬石,足以供給十萬丁口一年用度,對山陰氏的戰略意義極其重要。
中行堰沉聲道:“主君,臣近來聽聞,南荒地界之上有一頭旱魃火魔出世,引動地肺毒火上湧,荼毒蠻人無數。”
“南荒的大能之士雖出手鎮壓火魔,可是火魔造成的災禍,依然讓數以百萬計的南蠻之人流離失所,四處逃亡。”
“難說那些逃難會稽的南蠻野人,會不會被嚴白虎收攏了去,成為嚴白虎襲擾咱們的本錢。”
姒伯陽眯了眯眼,玩味道:“中行說的有道理,嚴白虎或許就是吸納了這一部分野人,才敢打咱糧倉的主意。”
“他應該知道,北倉雖有五十萬石粟米,但與山陰大城之間相距不到十里。若是出動黑衣衛,數百騎須臾可至。”
“可他大張旗鼓在北倉聚集一萬蠻兵,行徑又太過刻意,聲東擊西?”
姒伯陽眸中隱約可見紫氣氤氳蒸騰,問道:“你們說,嚴白虎手上要是有幾萬南蠻野人,他會選哪個倉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