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室,
“道德炁!”
造化玉碟清光幽幽綻放冥冥,姒伯陽盤膝坐在軟塌上,道心達到不可名之境,臻入無心於虛空,圓滿本體虛空。
此時此刻的姒伯陽,恍惚回到了脫胎換骨,靈慧大開的那一夜。心頭三千道藏浮現,一篇篇道經寶書迴圈往復。
大名鼎鼎如《道德經》、《陰符經》、《清靜經》、《西升經》、《心印經》等道經,在姒伯陽的心頭劃過。
一卷卷道藏經典閃現,最後在一篇《自然經》上忽地停頓。冥冥之中,若有若無的誦讀聲,叩動姒伯陽的心神。
“至道之精,竊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妝形,無搖妝精,方可長生。”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長生。”
《自然經》相傳為崆峒古仙廣成子,傳授軒轅黃帝之寶經。
軒轅黃帝憑著《自然經》,參悟出許多玄妙道理,奠定人文初祖的功業。最後乘龍昇天,留下一段神話傳說。
由此可見,這一篇《自然經》之不凡。以往的時候,姒伯陽道性不足,研讀這些寶經道經,就跟讀天書一般。
如今道德炁加身,堪破前方迷霧後,姒伯陽心神通透,可謂深具道性慧根,再看《自然經》又是一番別樣滋味。
姒伯陽默默關注心神中的演變,一篇純金色雲篆書寫的《自然經》,在他的心頭愈發璀璨。
倏然,《自然經》經文四散,一枚枚雲篆在姒伯陽心頭碰撞。每一次都能迸發成百上千靈光,靈光漸漸匯聚。
“軒轅望氣術,亦或是天子望氣術!”
他的道心歸於不可名之境,對於煥然一新的《自然經》,心頭竟然無悲無喜,好整以暇的看著天子望氣術。
這一門天子望氣術或許就是《自然經》神髓所在,是軒轅黃帝觀察地理山河,世間萬物所開創的一門望氣術。
與尋常風水望氣不同,這一篇《天子望氣術》窺得天、地、人三才神妙,有俯觀地理陰陽,查察吉凶禍福之妙。
“天子望氣,洞悉天地玄機,截一線天機,料敵於先機。”
姒伯陽本能的感覺到,自身的悟性在道德炁的加持下,短暫達到了某種極致狀態,猶如身合天地大道一樣。
身心契合於大道自然,一法通萬法明,境界不斷被拔高,高屋建瓴之下,一切自然而然。
這種狀態下的姒伯陽,近乎於天生神聖,一念就把《天子望氣術》參悟大半,甚至還感到這遠不是他的極限。
只要頓悟的時間足夠,不只是修行成功,就是讓他在《天子望氣術》的原本上,再度推陳出新,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