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讓親疏有別,一個已故老友,與自家親朋之間,孰輕孰重,不問可知。
紀曆對此心知肚明,換做他也會如此。再明事理的人,面對自己在乎的事,都不可能做到冷靜對待。
相反,關心則亂,才是多數人應有的表現!
觀賞了一會兒雷雨,有些疲憊,紀曆閉上眼睛,手掌撫摸著床榻:“只希望,能再撐一段時間,再撐一段時間就好,”
“讓我有足夠的時間,調教那小子,那小子還是太嫩,太嫩了啊!”
這是紀曆對姒伯陽的評價,或許姒伯陽太過藏拙,以至於紀曆總對姒伯陽放不下心,
在紀曆看來,姒伯陽一心修行,確實是一個修行種子,但卻未必能順利接手他的基業。
以姒伯陽的表現來看,紀曆未必是杞人憂天。除非姒伯陽實力頂尖,能擋住旁人窺伺的目光。
不然,紀曆的遺澤,對姒伯陽有害無益。
畢竟,紀曆一死,他留下的東西,某種程度上又太過誘人,一旦得到,不說一步登天,也相差無幾,
如此誘惑在前,誰能置若罔聞?
紀曆實在怕姒伯陽,會成為小兒赤金鬧市裡的那個小兒。
真要有小兒持金於鬧市,會是個什麼下場,不用多說,誰都知道。
正是處於這種考慮,紀曆才會借紀三之手,竭力滿足姒伯陽所需,
留給紀曆的時間不多了,他想要在臨死之前,讓那姒伯陽儘可能的強大起來。
若非是紀曆的人脈在起作用,只憑紀三這小廝,如何能染指萬年雷擊木。
說一千道一萬,萬年雷擊木終究是天地靈木,就算在大多人眼裡,萬年雷擊木猶如雞肋,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可再是雞肋,依舊是天地靈木之屬。沒有紀曆在背後,紀三連摸一下靈木的機會都沒有。
紀曆似在假寐一般:“唉……如此一來,或許只能強撐著,再苟延殘喘幾年。希望幾年過後,那小子能清楚自己的處境。”
“留給他的清閒時光,不多了!”
“我要是沒了,這小子可就不能再像現在一樣,無憂無慮了。”
轟隆隆——
雷雨交加,大風吹的門窗,簌簌震顫,紀曆眼睛微閉,口鼻呼吸漸漸平穩,愈發的有規律起來。
紀曆與紀三的交談,註定不會為姒伯陽所知。紀曆不會告訴姒伯陽,為了得到這株萬年雷擊木,付出了什麼代價。
同樣的,紀三也不會告訴姒伯陽,他奉命被派到姒伯陽身邊,身上肩負的責任。
至於姒伯陽是否看出這當中的關竅,除了他自己以外,誰也不知道。
但姒伯陽可不是什麼都不懂的稚兒,三世積累之下,他的城府心機,遠比任何人想的還要深沉。
他可能在表面上,表現的不是那麼深沉,可這不代表他真像紀曆想的一般懵懵懂懂,對即將到來的考驗毫無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