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如此,哪怕越國國力日漸強大,有了不小的聲勢。我的文治之功,仍遠不及我的武功。”
“只因,越國本就不興文治,專注武功。所以越國的文治,若是上漲一分,其武功至少要上漲十分。”
“越國的文治之路,任重而道遠吶!”
神念燭照之下,整座城邑都呈現在姒伯陽心頭。
雖然姒伯陽已然打定主意,要去天外小千世界積累文德。
可是看越國如今的景象,在其苛刻的秩序之下,實際上已然後勁不足。
耕戰製成就了越國,卻也扼殺了越國更進一步的潛力。
要想爭霸,必須再度變法,越國不可能一直以‘大軍營’的形式而存在。
“這,或許需要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讓越國走入正常的發展軌跡。”
真要有選擇,姒伯陽寧願在山海界積累文德。只是時不我予,赤縣神州暗流湧動,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大戰。
天子已老,天子之下的攝政君之位虛懸,各國諸侯無不窺伺至尊之位,亂象已顯。
留給姒伯陽與越國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若非如此,姒伯陽也不會打算藉著小千世界與大千世界的時間差,積累自身的文德。
天外小千世界的文德,又如何能與山海界這座大千世界,所孕育的文德相比。
宇宙浩瀚,小千世界如恆河沙數,而大千世界的存在。從始至終都不超過三千之數。
一座大千世界的文德,尤其是山海界這等頂尖大千世界,一絲一縷文德,就勝過小千世界所有文德。
不過,要想在山海界成就文德,姒伯陽所要花費的心力,乃至於投入的精力,亦會遠遠高於天外小千世界。
在天外小千世界,超凡不顯,也許君臣治世,百姓安居,四方穩定,就是天下盛世,當被後世大書特書一番。
可在山海界這種神聖顯世,一切偉力歸於自身的大千世界,其盛世的標準,自然不能如此的‘低’,如此的‘簡單’。
對於山海界的天子諸侯們而言,百姓安居,四方穩定,只能算是小治。唯有十方來朝,萬族來賀,方為大治。
山海界的大治之世,自有史以來,不過三兩次而已。每一次大治之世,都象徵著一方神朝的崛起。
在大治之下,人道極盡輝煌,神魔景從,正所謂億萬地祇為兵,百萬天神為將,其勢煊赫,威壓山海界大九州。
應該說,能在山海界開創一朝盛世者,都是得享人道眷顧,聲名赫赫,光照古今的大人物。
莫說山海界,就是在虛空宇宙,無數大能、大神通者之間,都能躋身頂尖層次。
姒伯陽雖有傲氣,在如今也不敢奢望自己成就大治之世,能小治越國,便已是了不得的成就。
“文德!!”
姒伯陽眸子中,映襯著血紅色的道炁。這血紅道炁,晦澀莫名,彷彿有無窮寒意,凜冽刺骨。
身為一國之君,兵戈殺伐太重,其殺氣已經遮掩了仁德之氣,使其威德過甚,而仁義不顯。
讓這位君主的身影,看起來愈發的孤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