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卷寶經,是我大道經義的總綱,對這些地祇大有裨益,或許無法助他們證得天神,但卻是上乘的修心之術。”
“他們若能悟透,也是他們的造化。”
想了想,姒伯陽又道:“寶經拿回去以後,先不要給那些人借閱,你自己多研讀研讀寶經,爭取修為更進一步。”
“我越國初立,舉目四望,都是虎視眈眈之輩,國家不圖強,早晚會被其生吞活剝。”
“與其走到那一步,還不如打牢根基,都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著重培養一下越人,讓我越國再多一些獨當一面的高手。”
“如此,也不枉我,費心竭力的寫出這卷寶經。”
越國高手稀少,能拿得出手的高手,更是寥寥無幾。
整個越國,除姒伯陽這位國君之外,稱得上強者的只有上陽仲、姒梓滿二人。
其他地祇,大多垂垂老矣,那一股有我無敵的心氣,早就被時光消磨的差不多了。
唯有上陽仲、姒梓滿這二位,還正值壯年,實力猶自處於巔峰狀態,算是越國最後的門面。
要是沒有這二位撐著門面,如今的越國,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模樣。
反正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姒伯陽願不願意,他都必須事必躬親。
越國沒有拿得出手的強者,姒伯陽只得親自出手。
可是,讓一位國君,如馬前卒一樣衝鋒在前。先不說合不合理,列國諸侯又會如何看待越國,
越國無人矣!
一但這個印象,在列國當中根深蒂固,那姒伯陽想要改變,都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還是那句話,弱國無外交,一個只靠姒伯陽獨立支撐的邦國,註定走不長遠。
姒伯陽不可能永遠將自己綁在越國,已經臻達天頂點的他,遲早會邁入證道先天的那一步。
到時候,先天之後的道路,先天之後所需的資糧,就不是一個小小的越國,所能提供的了。
越國必須擴張擴張,不斷地擴張,為姒伯陽獲取足夠的資糧。可是世界有窮盡,如此擴張,終會有盡頭。
山海界的水太深太深,深不見底的那種。姒伯陽自己都不知道,一直擴張下去的越國,最後會不會摸到大白鯊。
不要小看山海界,山海界作為宇宙中最頂尖的大千世界,僅次於號稱永劫不動的混元天地。
其中,混元天地是大羅之鄉,大羅天高懸,寄託著古往今來一切大羅之道果。
而僅在混元天地之下的山海界,可以說是古神之鄉。這一座大千世界,並不缺先天古神一級的存在。
如此一座底蘊深厚的世界,哪怕古神們不時常顯聖,也不是此時的姒伯陽,可以看低半分的。
正是知道此中厲害,知道就算是人道天子,位與帝君媲美,也難以’天上地下,唯吾獨尊‘,所以姒伯陽才要考慮以後。
不謀一時者,不足以謀一世,越國不能只依靠姒伯陽,它還需要更多的強者,更多能獨當一面的人,共同推動越國發展。
“道可道,名可名,”
姒伯陽低聲自語,這一卷《道德經》的手抄本,要是用的好,未嘗不能成為越國壓箱底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