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來,”
執筆在手,看了眼筆尖上的濃墨,姒伯陽再次張口,言出法隨,一卷錦絲布帛飛起,與玉筆不分先後,落在他的身前。
手執玉筆,將布帛鋪開,姒伯陽沉吟片刻,腦中無數靈光迸發。
不知多少道理,在一瞬間湧上姒伯陽心頭,姒伯陽沉吟片刻,方才落筆。
“道祖,道祖,一道之祖,若是沒有自己的思想,如何配稱為‘道祖’?”
一道之祖,並非只會爭強鬥勝而已。相反的是,能成為道祖者,必定是有著自己的道,並且一心一意,能踐行道果的人。
轟隆隆!
下筆有驚雷,姒伯陽執筆,筆尖剛一觸及布帛,就有一聲天雷,猛地炸響。
這一聲炸響,看著只有百里,可卻聲傳千里,驚動了不少高手。
彷彿上蒼,都知道姒伯陽這一筆下去,必然是石破天驚,所以才有所於顯示。
姒伯陽的動作,沒有半點停滯,手中筆尖落在帛書上,點點靈光,在帛書上浮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姒伯陽一筆一畫,都傾注了極大的心力,每一枚雲篆寫出,都有莫大之力,壓在他的身上。
全身骨骼嘎吱嘎吱作響,姒伯陽神色平靜,手裡的筆很穩很穩。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姒伯陽所寫的,正是改變他一生命數,也是成就他的《道德經》。
與往常只是默唸經文不同,姒伯陽這一次將《道德經》書於文字,寫在了帛書上。
轟隆隆!!
這一篇文字的出世,天地為之失色。
以姒伯陽為中心,方圓百里之內,風雲突變,其間電閃雷鳴,鬼哭神嚎之音,經久不散。
一枚枚雲篆,在姒伯陽周匝浮動,千百雲篆,每一枚都極具象徵意義。
這是大道真言,字字珠璣,蘊含無上道理,不僅是修行中人的瑰寶,更是大道之天機。
姒伯陽將此落於帛書,就等於昭告世間,冥冥之中,烙印天地之間。
自此以後,《道德經》的天機已洩,只要有人參悟大道,就能在天地根源處,看到姒伯陽留下的痕跡。
若是再有一些智慧、機緣,就是將這篇《道德經》完整領悟出來,也一點都不奇怪。
當然,那是在姒伯陽整卷《道德經》,都寫出來後,才有人有資格完整領悟出來。
只憑著姒伯陽寫的寥寥幾十字,就想領悟完整《道德經》,簡直就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