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大千
《史記》雲:“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
——————
正室之內,
姒伯陽與伊摯二人相談甚歡,一時竟忘了時辰。
先是伊摯講述強兵之法,引得姒伯陽談性大發,與伊摯討論箇中細節。
有時,姒伯陽聽的入迷,情不自禁的暢然而笑。有時,姒伯陽不住搖頭,擊節無言。
時喜,時怒,是憂,時愁。
到最來,姒伯陽與伊摯的話題,一度不再侷限於強兵之上。
二人談天說地,自兵事而起,講權謀、說陰陽、論形勢,道技巧,其間夾雜旁門技藝,無所不包。
無論什麼話題,姒伯陽與伊摯都能說個大致。
姒伯陽神色從容,侃侃而談,時有驚人之語,讓伊摯面露驚歎,不住頷首點頭。
以至於伊摯都禁不住為之嘆服,暗道:“這位姒首,著實不凡吶!”
對於姒伯陽的博學,以及見識,伊摯是由衷的敬佩。伊摯自詡當世人傑,眼界已然極其不凡。
但遇到姒伯陽,卻不得不對姒伯陽,說上一個‘服’字。
“莫非,這就是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行?”
伊摯自有機遇,但是他能有著今時今日的成就,先天秉性佔一方面,卻也少不得後天際遇。
正是先天與後天的因緣際會,才成就了伊摯。讓伊摯成為,連蹇渠這般心高氣傲之輩,都自嘆不服的大才。
或許,就是因為自家際遇之玄奇,伊摯才對姒伯陽這等天生不凡的人物,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若有若無的敬畏之心。
“都說這位山陰首領,出世之時口含寶玉,乃是天賦異稟,生有異象之輩。”
一念之此,伊摯不知何時,竟有一些走神:“如今看其風度氣魄,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吶!”
這一次見面,姒伯陽帶給伊摯的震撼著實不小。
二人從天文地理,人物經史,再到人王聖德、古皇玄秘。但凡是能說的,姒伯陽都能說個一二。
開始的時候,伊摯還能仗著眼界開闊,年輕的時候,周遊列國,積攢下的見識,讓姒伯陽啞口無言。
可是當姒伯陽完全適應,並且掌握了二者交流的節奏後。伊摯便只有一邊坐著的份,甚至有時連話都插不上。
只用幾個時辰不到,只看姒伯陽表現出來的談吐,就徹底讓伊摯,不敢小覷這位年輕的氏族首領,大越未來的開國之君。
伊摯心頭劇震:“果然,能讓蹇渠甘為門下鷹犬的山陰首領,確實非同一般吶!”
伊摯不知道,姒伯陽執掌造化玉碟,參悟三千道法,自身智慧靈魄,早已邁入一個超凡的層次。
有著如此智慧的姒伯陽,將前世今生的記憶精華,融為一爐。再不斷為其添柴加火,讓自身愈發精明通透。
可以說,元神清淨,一靈不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