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商頌·殷武》雲:“命於下國,封建厥福”。
——————
汾湖之畔,
姒伯陽一身黑袍,腰間配帶照膽劍,周匝一眾大將,默然而立。
忽——忽——忽——
左右二十萬甲兵列陣,猶如銅牆鐵壁,其間旌旗招展,鋪天蓋地,夾雜風聲,獵獵作響,
這是吳越大戰後的第五日,姒伯陽整合大軍之後,並沒有就這麼退軍。而是率軍駐紮在汾湖之畔,等待吳國的後續反應。
畢竟,吳國這次可是損失慘重,不僅水路十二萬大軍,盡數被姒伯陽殲滅。還有一位吳伯親子,以及一位地祇大將戰死。
這噩耗傳回吳國國都,吳國的反應可想而知。雖不至於立刻爆發第二次吳越之戰,但也絕不會毫無動靜,沒有一點反應。
正因如此,姒伯陽在大勝之後,麾下大軍回返呼聲,越來越高的時候,依舊在汾湖之畔,強自停留了五日。
“吳越合流,霸業之基!”
姒伯陽手掌按著佩劍,眺望汾湖對岸,幽幽道:“不知,我會稽男兒,何時才能一雪先輩之恥,跨過汾湖,滅掉吳國。”
吳越不能共存!
只有滅掉吳國,越國才能更進一步,擁有與三苗、曲國等諸侯一爭的力量。
而吳國也是如此,只有滅了會稽氏族,實現吳越合一,才能具備稱霸揚州的根基。
正是吳越合流,對三苗、曲國的威脅太大。在古越分崩離析的三萬年間,三苗、曲國都默契的壓制吳國。
讓吳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會稽氏族分分合合,最多插手干預氏族首領承繼,而無力趁勢揮兵,直取會稽氏族。
若非如此,以會稽氏族的實力,吳國只許一支偏師,就能橫掃會稽之地。也不會有姒伯陽橫空出世,帶領會稽氏族崛起。
只可惜,三苗、曲國這兩大諸侯,是不會允許吳國吞併越國,成為競爭對手的。
然而天子將老,亂世將至,九州霸主們明爭暗鬥,鉗制了三苗、曲國兩大諸侯的大部分精力。兩大諸侯再無力限制吳越。
這個時候,正是吳越爭伐,互相吞併的最佳時機。
錯過了這個時機,等到時勢穩定,三苗、曲國兩大諸侯的精力,再度投注到吳越。
介時,無論是越國滅吳,還是吳國吞越,都要面對三苗、曲國兩大諸侯,可能的干涉。
姒伯陽眺望遠方,眸中似有一抹清光,呢喃道:“滅吳啊!”
甘籍沉聲,道:“上君,滅吳之日,不遠矣。”
“吳國日衰,而我會稽,卻如日方中,猶有上升的朝氣。”
“只待我等同心,必能滅吳,完成歷代先人夢寐以求的功業。”
姒伯陽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若要滅吳,只是喊口號是不行的。需要咱們身體力行,一點點的尋找時機,方能成事。”
“看著吧……用不了二十年,我就能跨過汾湖,打入吳都,滅了他吳國社稷,毀了他姬姓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