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不可能全然不顧三苗、曲國的威脅,將全部精力放在會稽氏族的身上,這不現實。
以吳國的底子,在兼顧三苗、曲國的壓力後,再籌備一支強軍,打第二次吳越之戰,同樣是需要時間的。
而這時間,就是會稽氏族的喘息之機!
“所以,會稽,會稽啊!”
姒伯陽眸光悠遠:“亂世將至,秩序不存,”
“大亂之下,稍有不慎,就有傾覆之禍。如今的會稽,需要統一,如今的會稽氏族……需要一位,能帶領他們強盛的國君。”
說實話,以當前形勢來看,這國君之位,舍姒伯陽之外,幾無人可擔其重。
需知道,這一場大勝,乃是會稽氏族近些年,對外取得的最大勝利,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經此一戰,徹底確立了姒伯陽的威望。
若是連姒伯陽都沒有一統會稽,開國建基的資格。會稽氏族還有誰,有資格稱孤道寡,進身諸侯之位。
自姒伯陽上虞會戰開始,再到攻伐諸暨氏,最後吳越之戰,其間大戰小戰無數,這些都是姒伯陽的資歷。
或許姒伯陽年紀太輕,在旁人眼中是劣勢。但姒伯陽這些年征戰在外,殺伐果斷,卻又讓人不得不服。
大爭之世,強者為尊,這話不是說說而已的,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因此,在此時的會稽氏族中,姒伯陽說是眾望所歸,也不為過。
就是心機極深的甘籍,面對大勢已成的姒伯陽,都不得不低頭。
甘籍站在姒伯陽身旁,輕聲道:“上君,我等氏族大勝吳人,大漲我等越人志氣。”
“以某來看,上君何不趁著各部志氣正高的時候,召各方首領集會,籌謀開國事宜?”
姒伯陽似躊躇了一下,道:“開國麼?”
“是啊,”
甘籍拱手道:“上君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白沙河一戰,汾湖之畔一戰,無不打出了咱越人的悍勇。”
“如今吳人大敗,上君居功甚偉。”
甘籍慢悠悠道:“以此功績,若要開國,誰敢阻攔,誰能阻攔?”
姒伯陽神色平靜,道:“話不能這麼說,居功而不驕,方能進退有度,有始有終。”
“何況,身為會稽氏族的一員,為吳越之戰出一份力,本就是我應該做的。就是不為國君之位,難道我就不能出一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