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口中仍高呼,有愧先帝,妖妃禍國!
事態發展,遠超於陛下的想象,所有人都將蜀中大旱,邊境戰事屢敗,歸結於蘭妃身上,認為只要她死,朝綱便穩,所有天災人禍都能解除。
她仍然記得那場雷雨交加的深夜,大雨傾盆,電閃雷鳴,淵兒被嚇到,啼哭不已,她與乳孃們輪番哄都不行,淵兒的嗓子都哭啞了。
她卻意外等來了陛下的傳喚,去御書房,她已經隱隱知道了結果。
御書房內,陛下猩紅著雙眸,不發一言的將裝有白綾的托盤交給她,還有一道處死妖妃的聖旨。
她欣喜若狂,高興萬分,可面上仍裝出一副沉重的模樣,凝著臉色緩緩離開御書房,帶著宮裡的老嬤嬤們,前往關雎宮。
關雎宮,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所謂伊人,君子好逑,在電閃雷鳴的呼應下,顯得格外像個笑話!
陛下所求伊人,放在手心裡寵愛多年,卻終不能白首,且要親手下旨賜死。
這就是陛下的報應啊!
她看到蘭妃端坐著,一襲素衣,未施粉黛,未著釵環,似是早已猜到這樣的結局,從容赴死。
白綾緊緊纏緊勒覆在蘭妃脆弱的脖頸上,她激動的等待著,身上每一寸面板都在叫囂著,讓命嬤嬤們將蘭妃的兒子壓過來,親眼見證這一刻。
她天真的以為,蘭妃的死會讓陛下回心轉意,他們會回到從前,可一切早已面目全非。
陛下不顧祖制,深夜出宮,將蘭妃的兒子,交予最信任的夜家撫養,從此對外宣佈,蘭妃和所出子都被賜死。
陛下一蹶不振了許久,隨後又變回了鐵血帝王,將所有心思撲在政事上,從此廢除選秀,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再涉足六宮。
所以,隨著日子推遲,陛下不常來後宮,嬪妃年老不適合生育,皇嗣凋零,再加上淵兒體弱,陛下曾經那句不配為天家子的話,一直都是她的心病。
她也對幾個皇嗣下手,為她的淵兒剷除阻礙,而陛下或多或少是知道的,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了,除了蘭妃的兒子以外,陛下都不當回事。
前朝,父親藉著蘭妃的手,除去勁敵餘氏一族,這些年來不斷擴張黨羽,已有獨大之勢,逐漸夜家也是父親和她最欲除之而後快的。
夜家真是親力親為的栽培蘭妃兒子,並將他名字改為夜久殤。
十二歲就帶去軍營歷練,十三歲第一次上戰場,就砍下地方守將的頭顱,深入大漠五十里,追擊敵軍,將謀反部落除淨,奪回慕國公在對狄戎一戰時,丟失的所有領土。
夜久殤初露鋒芒,令陛下大喜過望,班師回朝時,在宮中大設洗塵宴,加以各種恩賞,他出現時,那幾乎與陛下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樣貌,令所有人為之一驚。
夜家兵權在握,又頗得陛下信任,蘭妃的兒子夜久殤又能力出眾,遠比她的淵兒,令她與父親頗為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