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讓蝦肉起膠。
啪、啪、啪——
蝦肉在埃莎的手中,和碗底一次又一次有規律和節奏感的碰撞。
“哼哼~按老師教的那樣,搓一搓,揉一揉,rua一rua,再摔一摔。”埃莎一邊手裡動作不停,邊嘴上還唸唸有詞。
如果說艾米做菜時候的狀態是認真且嚴謹。
那麼埃莎就是輕鬆而享受了。
慢慢的,碗裡的蝦肉變碎、變成蝦泥狀,而且整體開始泛黏,這代表蝦肉中的膠質已經出來了。
如此做出來的蝦仁餡,會上勁,吃起來口感會非常好。
這時候,加一點鬃豬肉的肥肉丁。
再加一點剁成碎的馬蹄,提升餡的脆感。
最後,加一點糖提鮮,加一點點胡椒粉去腥。
接著,繼續揉搓、摔打,拌勻。
等到埃莎的蝦餡備好以後,動作非常麻利的艾米也已經備好了麵糰,可以開始壓麵皮了。
艾米先將麵糰搓成長條,利索地起出一個面劑子來。
然後把劑子搓圓,用手壓扁。
上菜刀。
刀面按在面劑子上,用左手壓住,慢慢轉動。
起刀,反面再壓,朝著反方向再轉回來。
兩輪壓面之後,用刀刃起麵皮。
用刀壓麵皮的方式,算得上是製作水晶蝦餃特有。
艾米最終做出來的麵皮,圓圓的,薄薄的,從觀感上來說就非常好。
壓好的麵皮,艾米就放在案板的邊上。
不需要太多的溝通,埃莎很自覺就拿起麵皮包起餃子來。
上餡,包蝦餃!
小廚娘小巧且靈巧的雙手,捏住餃子皮一頭快速朝前推褶子,一折一折往前疊壓,直到一個完整,玲瓏的水晶蝦餃完美呈現於掌心。
包好的蝦餃先放在一旁備用,艾米和埃莎還要準備今晚的其他粵式菜品來招待客人。
至於這主菜水晶蝦餃,等到要吃飯之前,進蒸籠蒸個五分鐘左右,就可以直接起籠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