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巴巴莎女士的內心,並沒有對多恩所提出的這首大鍵琴小品帶上多少期待。
女音樂家的內心是這麼想的——
如果多恩先生給出來的樂譜質量還算過關,那麼為了答謝他的搭救恩情,可以破格在本次音樂會上對該篇樂曲進行演奏。
但如果多恩先生給出的樂曲質量確實不行的話,那也只有想辦法婉拒了。
被一首水平堪憂的大鍵琴小品拉低音樂會層次這種事情,是巴巴莎不願意看見的。
“那麼多恩先生,先讓我看看曲譜吧。”巴巴莎女士這樣講。
“呃,沒有曲譜……”
“多恩先生剛剛說不會彈琴吧?那……?”女藝術家困惑極了。
又不會現場彈奏,又沒有曲譜可以看,這不是為難人嗎?
“嗯,雖然不會彈。但是我會哼,這首曲子,我聽過很多遍了。”
“哼?”巴巴莎更困惑了。
“嗯,這首曲子是這樣的。”多恩點點頭,“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接下來的時間裡面,他還真就用手指在茶几上輕輕打節拍,給巴巴莎女士哼了一首完整的曲子。
多恩的音樂天賦雖說很一般,但好在他選擇哼唱的曲子,是他非常非常熟悉的一首。
所以,輕哼出來的每個音都能踩在調上,儘可能地還原了原曲的旋律。
雖說這個過程一開始略顯尷尬,但隨著樂曲進度的推進,女藝術家臉上的表情飛快地發生了變化。
從一開始的困惑為難和不大期待,變成詫異,再變成欣賞和遐想……
多恩所哼的這首曲子中,有一段淳樸而親切的主題旋律,曲調清新流暢,在全曲中反覆穿插出現,一共十六次之多,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每當多恩哼到這一小段旋律的時候,巴巴莎就會不自覺在腦海裡勾勒出一個溫柔美麗,天真純潔的少女形象。
而引聽眾共情,帶人聯想的曲子,註定是一首好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