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遊歷了八十年,子璇又再啟程,耗費了整整兩百年,走遍了風雲界西邊所有凡俗國度。她終是歷經了為人應有的一切情感,看透了紅塵諸事,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世事無常。
凡人壽命短暫,正因如此,一生像是濃縮過的幻影,在壽元數千的子璇眼中快速掠過,驚起心中陣陣波瀾。
她常思人世間漂流無常如朝露易散,如水中映月,剎那繁華瞬間即逝。世事夢幻似水,哪怕名垂青史、功敗湮滅,終要化作塵土消散。
凡俗中人的一生於修士無非是曇花一現,然修士一生於天地萬物而言,也不過是轉瞬即逝。而天地萬物,在永存不滅的道面前仍只是過眼雲煙。
弱小與強大,短暫與長久,都只是相對。除了道,再無他物能夠永垂不朽。
攬盡天材地寶的修士,與凡俗收斂金銀的貪官有何不同?手段盡出只為追求實力的修士,與凡俗追名逐利的人們又有何區別?本末倒置,無論在哪裡都難笑到最後。
求道正如漫步人生,難免跌宕起伏,闖過低谷總會迎來巔峰,過了巔峰許是又有險境。沿途行人眾多,始終是那些堅守本心與信念,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胸中有丘壑的人能夠一直笑著走下去。
......
子璇駕著靈舟出了西方範圍,靈氣越來越濃郁,她見山林無人佔領,便停駐在一座高峰之巔,布上陣法結界沉浸在功法中。
這些年身在靈氣稀薄的凡俗,一直沒能好好修煉,感應到濃郁均衡的靈氣,經脈丹田如飢似渴地吸收起來。
回味過數十年經歷,再來感悟功法與自然,子璇心中又有所得。寧靜安然的山中無歲月,從半入定中醒來時已經過了近二十年。
她感覺到自己靈力已達到飽和,對世情的領悟也到達了極致,只需一個契機即可進階化神,徹底邁進高階修士的行列。
子璇心滿意足,她如今不過一千八百餘歲,尋常修士在這年紀多隻是元嬰中期,而她已經先一步有了跨入化神的資格。
她知道,這與三百年來身處凡塵融入其中的經歷脫不開干係,要是她仍如從前那般冷眼旁觀,不肯參與其中,絕對不會真正體會到世情。
越到高階,感悟就越是重要。能夠修煉到元嬰高階的,都不會因為靈力達不到巔峰而無法進階。不能突破到下一個境界,多是感悟不夠深,心境不夠圓融。
當然也有氣運夠差,遲遲等不到契機遺憾隕落的,但那畢竟是少數。只要念頭通達,心如明鏡,悟得自己的道,進階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子璇此時已修煉到元嬰圓滿的極致,起身收起陣盤,打算離開風雲界返回淨明界。離開三百年,還不知遊虛情況如何,在出發尋找進階契機之前,她決定先去雲隱寺待上一陣。
透過傳送陣回到淨明界,感覺到熟悉的聖潔佛息,子璇片刻都不再耽誤,頗有種歸心似箭的急切。
駕舟北行了許久,很快就見雲隱寺所在的島嶼與離開時別無二致,坐落在濃郁的水汽之上,巍峨莊嚴大殿與高塔聳立在青山間,島中心的湖泊在高空看來只像是一塊小小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