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作者名字,沒有被塗抹。
卻給安樂一種荒誕的錯謬感,這名字,倒像是華國古代的修道之人。
接下來的內容,比起客觀的描述,更多的是以自述的形式呈現在安樂眼前。
【自幼時起,我便對天上的月亮抱有強烈的好奇心。】
【我想知道它為什麼會懸掛於天際,為什麼會在夜晚散發亮光。】
【為什麼,在月光下,我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愉悅感?】
【好像,月光在我身邊歡欣雀躍。】
【隨著年歲漸長,我透過學習得知,月亮不過是一顆環繞著地球的星體,那月光,僅僅是源自於太陽的光線。】
【我想,這說法或許有些道理,但未必是正確的。】
【因為在我看來,月光,是活著的!】
【每天晚上,我都會沐浴在月光之下,那些銀色的、潔白的光線,如同幻夢中的精靈,我還能聆聽它們的呢喃,像是在對我發出某種邀請。】
【彼時,月湧市正在修建高大的城牆,更準確來說,“月湧市”這個稱呼,是從城牆建立後才出現的。】
【而在這一時期,月湧市內,出現了一群怪異的自殺者。】
【每當午夜降臨,月亮懸掛於天際。】
【他們便會挑選心儀的地點——往往是高處,因為,那裡更接近於月亮。要麼是天台,要麼是山丘之上,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就連路燈也能湊合。】
【隨後,拿出繩子、布匹,將自己吊死在那裡。】
【這些自殺者的死法出奇一致,只有極個別的一兩個人因為失足從高處墜落身亡。】
【眾所周知,上吊在自殺中是相當痛苦的一種。】
【可偏偏,在這群自殺者死後的臉上,卻帶著令人心驚的寧靜與安詳,甚至於有些……聖潔,會露出月光一般的微笑,彷彿這樣死去,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在事件之前,這些人都沒表現出消極的、自殺的趨勢,似乎只是在月亮升起之時,就有某種存在改變了他們的思維,令他們不顧一切的想要追求月亮,只因為無法觸碰,最終決定捨棄不便的肉身、以靈魂去追逐天空中的皓月。】
【這類人被人們稱作是——追月者。】
【普通人向追月者的轉變毫無徵兆,可能有人昨天還在閒聊著談起這件事,作為談資,第二天就發現他的屍體掛在路燈之上。】
【就連當時的諸多超凡者們,也對追月者的出現手足無措,沒有應對的方法,也不知道出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