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四海則是想讓李申自己開口詢問戰況,然後再借著這個機會,將兵權重新交給他。
至於李申,則是在等其他將領開口,待得他們詢問自己對於這場戰役的意見和看法的時候,再開口說出他的想法。
他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太主動。
因為如果這麼做,會讓徐四海誤以為他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兵權,那這就與他原來的想法背道而馳了。
他要讓其他人意識到他的作用和價值,讓他們心甘情願聽命於他,這樣,以後才會少一些閒言碎語。
而徐四海,也不會認為他,居功自傲,心裡邊有別的想法。
營帳裡,大家都不說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眼神躲閃著,場面異常尷尬。
最後,徐四海沒有辦法,只能第一個開口,問了另外一名將領,士兵的傷亡情況。
他這一開口,其他將領這才敢說話,紛紛開口訴苦,說這一場有多難打,敵人的火力有多猛烈,自己手底下死了多少人。
大家都在訴苦,而徐四海只是跟著嘆息。
他還在等李申開口。
但李申只是沉默地聽著,沒有說話。
徐四海有些無奈,便衝其中一名將領使了眼色。
對方心領神會,當即哭喪著臉說,要不是李申病了,無法參戰,哪裡還能容對方如此囂張。
其他人聞言,也紛紛附和,表示惋惜。
聽到眾人這麼說,李申連忙擺手,說他沒有他們說的這麼厲害,就算他來了,結果也還是一樣。
他其實已經有了應對的辦法,但他還在等徐四海開口。
其他人說的再多,也沒有用。
李申要的是兵權,除了徐四海,誰也給不了他。
徐四海雖然沒有怎麼開口說話,但他一直都在等李申開口。
在場之中,他其實是最著急的那一個。
但是,對於這場戰事,李申一直沒有說出自己的看法。
他已經逐漸意識到,對於兵權被奪這件事情,李申並不是真的毫不在意。
他知道,自己傷了李申的心。
他這一次願意來,就是想讓他表一個態。
如果他這個時候再端著,很有可能會真的失去李申。
於是,他便不再忍著,面向李申,說他實在是太謙虛了。
他說,在所有將領之中,李申是最足智多謀的,也是他最看重的。
這一次,之所以讓他留守後方,就是想要讓他安心養病。
既然他的病養好了,也是時候回來重新掌管兵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