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有希望,那自從高澄暴斃以後,高歡的次子高洋或許還有點希望振興國事,在那以後就沒有了。
婁昭君怕主少國疑,加上都是自己兒子,於是給高洋開了北齊兄終弟及的頭。然後便是無休止的作死和宮廷政變了。
加之高家的人普遍短壽,又基本都是極為瘋狂的精神病,婁昭君的每個兒子都在位時間不長,十年不到,換了四個皇帝。
高歡留下了十五個兒子,婁昭君就生了其中六個,高澄、高洋、高演都死了,現在輪到了高湛。
自從北齊北遷幽州以後,沒了河北漢閥的影響,可謂是胡風日盛,兄終弟及自然要繼承哥哥的妻子,所以在聽到魏軍距離范陽城不到二十里,前線守軍要麼潰逃、要麼投降的時候,高湛正鞭打哥哥高洋的皇后李祖娥這件事情,也就不奇怪了。
若是換個稍微正常點的皇帝,此時要麼組織守城,召集各州軍隊勤王。要麼就來個“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再去拜一拜祖宗和太后,收拾一下準備投降。
可高湛是什麼人?精神病裡的精神病,在略微思考一番後,選擇了,接著打人。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李祖娥與高湛通姦懷孕,大著肚子無顏見她和高洋的兒子高紹德。高湛很生氣,又想起自己被哥哥毒打的時候,這些人都沒幫他說過話,於是當著李祖娥的面,親手把高紹德宰了。
李祖娥嚎啕大哭,高湛更加憤怒,脫光了李祖娥的衣服,非常變態地召來近臣開宴觀賞,美其名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聽著遠方依稀的廝殺聲,高湛好像想起來,敵人打過來了,於是問近臣們計將安出。
這些近臣都是些陪著皇帝玩樂的佞臣,哪有什麼主意,面面相覷以後,侍中和士開發表了他的高論。
作為享樂主義的代表人物,西域胡商出身的和士開給了高湛一個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建議。
“自古以來的帝王,都化成了灰燼,明君堯、舜和暴君桀、紂,最終的下場都沒有區別。至於咱們的土地,本來就是大魏的,讓他拿去就好了,只要不傷害您的性命,像劉禪那樣做一個快樂的安樂公又有什麼不好呢?”
高湛想了想,點頭稱善。
此時的功臣良將基本都被殺光了,高歡臨死前留下的話顯然高澄沒有來得及講給弟弟們聽,唯一能領兵打仗的將軍只有段韶,也是得益於外戚身份和婁昭君保護才活下來的。
情況緊急,段韶一面調遣士兵守城,一面派人入宮請求皇帝發放府庫金銀激勵士氣,然而高湛下旨削去段韶兵權,要求范陽各門守軍投降,放魏軍入城。
正所謂“祖娥玉體橫陳夜,已報魏師入范陽”便是如此,魏軍先鋒平北將軍蔡澤入城後,對見我尤憐的李祖娥一見傾心,便是另一番故事了。
二十五年風流雲散,天下未定之地僅剩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