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當皇帝的事情,南梁宗室這麼多狼子野心之徒,就屬蕭正德最有反骨。
畢竟,這人是幹過投奔北魏又回來的事情的。
蕭正德作為蕭衍過繼來的兒子,一直對蕭衍把自己到手的儲君廢除耿耿於懷,從北魏回來以後,蕭衍也覺得有些愧疚,不僅沒有追究他的叛國之罪,還加封他為左衛將軍,臨賀王。
蕭正德召集了一大批亡命之徒,每天都想著天下大亂自己當皇帝,於是他與宇文泰和侯景一拍即合,並且約定自己當他們在建康城裡的內應。
魏昭武十六年(543年)七月,在準備了將近兩年後,宇文泰和侯景打著清君側,誅殺奸臣朱異的名頭在壽春起兵。
起兵之前,並非沒有人察覺到異常,之前被蕭衍淘汰掉的北伐軍統帥,鄱陽王蕭範就上書密報宇文泰、侯景要謀反。
然而,蕭衍認為他們就像是需要人餵養的嬰兒一樣,不會背叛自己,殊不知,他在餵養兩口永遠也喂不飽的餓狼。
鄱陽王蕭範請求帶兵征討壽春的要求,也被蕭衍視作了蕭範要謀反的前兆,反而予以一頓申斥,又說鄱陽王難道連朝廷有兩個賓客都容不下嗎?
喪失了先發制人機會的蕭衍,現在只能被動挨打了。
宇文泰和侯景現在作為一條線上的螞蚱,又都是征戰多年的宿將,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兩人揚言進攻合州的蕭範,實際上聲東擊西,直接突襲譙州。
譙州刺史,“飛將軍”趙伯超尤其是易於之輩?接到斥候報告,趙伯超留下部將董紹守城,再一次帶著老婆孩子和部曲跑路了。
於是宇文泰和侯景的三萬步騎快速東進,抵達了長江北岸最後一道防線,歷陽。
歷陽太守莊鐵沒跑掉,索性降了宇文泰和侯景,並且獻策說建康四十七年未經兵戈,必然沒有防備,只需要從採石快速渡江,就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建康。
建康城裡的蕭菩薩,聽說宇文泰和侯景已經打到了歷陽,慌亂之中又出了一手昏招,下令以臨賀王蕭正德為平北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駐紮丹陽。
結果...蕭正德反水了,不僅把宇文泰和侯景的三萬大軍接過了長江,還帶著他們直接奔建康而去。得益於南梁混亂的指揮體系,竟然沒人知道宇文泰和侯景是怎麼過江的,蕭正德還安安穩穩地當著他的大都督。
得到了蕭衍全權授權的太子蕭綱,命令緊急徵調城中青壯和奴隸、囚徒入伍,同時讓蕭正德駐守宣陽門,東宮學士庾信駐守朱雀門,並叮囑庾信一定要拆除朱雀門上的浮橋。
庾信照做了,但是他身高體胖,喜好甜食,在出發之前覺得非常口渴,於是回家拿了一捆甘蔗耽誤了一點點時間。
等回到了朱雀門,庾信下令拆浮橋,剛拆到一半,北兵殺到,正在啃甘蔗的庾信嚇傻了,出使北方留下的慘烈記憶浮現在腦海中,一時之間,庾信嚇得甘蔗掉在了地上,乾脆扔了軍隊掉頭跑回了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