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宣...終歸是不一樣的。”
落了一子,感覺有些無趣,投子認負,元冠受問道:“朕啟程去蜀地,臨行前子宣有何教朕?”
李苗沒有直接回答,輕咳了兩聲反問道:“至尊覺得,何以得天下?”
“能得民心者得之。”
李苗不依不饒,復又問道:“何以得民心?”
“行仁政,保民安。”
李苗點了點頭,道:“欲安天下,先取人心,而人心之本在於循天道,行仁義。”
元冠受抓了一把棋子在手中滾動,總感覺哪裡不對勁,李苗玩的向來是外儒內法之道,這思路咋還變了?
見元冠受愣神,李苗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後合,肺嗆了氣,緩了好半天才停下來。
“要是臣來說,天道仁義,都是放屁。”
李苗正色道:“得民心,根本在於廢兼併。以流民軍為前驅,重創門閥,殺光豪強,取其土地行均田府兵之制。如此,糧餉兵源皆為我所用,國朝之制足以用到天下一統,待四海之內人口漸多,權貴興起,才會有下一輪土地兼併,不過,那至少也是一甲子以後的事情了。”
元冠受點頭,李苗說的是對的,天道仁義,確實都是放屁,生逢亂世,唯有兵強馬壯善收人心才能一統天下。
元冠受閉目沉思,過了半晌,說道:“或許朕不應該每戰親力親為,這麼多能征慣戰的將帥,很多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論及當地形勢,朕也不如他們熟悉。”
李苗如數家珍地說道:“羊侃,一方主帥。厙狄幹,有大將之風。楊忠,勇猛過人。獨孤信、賀拔勝雖為降將,亦可用之。更有張始榮、郭子輝、高律等積年宿將從徵,若是征討其他地方,這些將帥確實足夠用了。”
“可至尊,巴蜀不一樣。”
李苗將棋盤上的棋子掃落,隨手用數十枚棋子擺成“井”字型,將每塊區域對應了各處地區,小小棋盤,便可縱覽天下形式。
河西︱河東︱河北
--︱--︱--
關隴︱河南︱山東
--︱--︱--
巴蜀︱荊襄︱淮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