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坐下,快速定位到丁晴剛剛演示的那部分程式碼區間。
編碼段已經成段成段的劃分出來,邏輯結構,也理清的非常到位,說實話,從一份未知的資訊,能做到如今這種程度,已經非常的了不起。
“要從這份程式碼中找到現實中對映的模型。”
“這個難度確實太高了。”程翔也感到其中的困難。
“不過,既然來了,那就得試試看。”
“實在不行,再試試技能!”程翔立刻沉下心來,試圖從其中的規律找出點新發現。
隨著大腦越來越聰慧,其他學科的知識,程翔也在快速吸收,生物科學,其實說穿了,更像是一種使用自然規律的手段。
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能應用在機械電子,自然就能應用在生物科學上。資訊學自然也絲毫不例外。
“紙,筆。”
程翔剛剛喊出聲,東西已經遞到了手裡。
程翔接過就立刻開始寫寫劃劃起來。
“從資料模型上來看,具備的資料存在多個維度。”
“建立模型的話,這些資料的維度,應該是非常重要的資訊。”
“但是,這些資料究竟表示的什麼?”
“只能從先從一個可能性較大的地方,反向去推論。”
“可是,究竟確認什麼為可能性較大呢?”
程翔一邊檢視程式碼段,一邊翻開旁邊的註釋文件,裡面記載的,都是丁晴團隊已經嘗試過的現實模型。
一個一個又一個,程翔在稿紙上無序的划著,寫著。
“四維資料?”
“多幀表達?”
“這確實應該是一個有著時間資訊的連續多幀結構?”
“那麼會是什麼?”
具備這類特徵的東西太多了,視屏?電影?遊戲?還是書籍?反正符合列表結構的資訊,基本都具備這個特徵。
不過緊跟著,程翔都一一排除。
“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
隱隱約約,程翔似乎把握住了什麼,但是卻好像沒抓住,“我好像在哪裡見過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