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旬。
牛庚終於等待了想要的好訊息。
“主人,首批使用新型高分子複合材料製造的陪伴機器人已經透過出廠檢測,可以隨時上線市場銷售,另外智慧手術艙目前也成功打造出了第一個。”
京州市。
星源科技龍湖園區。
總裁辦公室內,牛庚聽著星菱的彙報,臉上終於浮現出些許笑容。
隨即點點頭肯定道:“嗯,效率不錯。”
“使用新型材料的陪伴機器人就在本月正式上線吧,至於那個智慧手術艙先安裝到京州市星源腫瘤防治醫院,等到各個方面都確定沒有問題,在按照合作醫院的需求大批次製作。”
表示滿意的同時,還不忘對後續事情進行了特別囑咐。
新型材料陪伴機器人的訊息早就已經暴露出去,使用者大多也都是翹首以盼。
現在首批從生產線透過檢測下線,肯定要早點投入市場,否則一直吊著使用者的胃口也確實不妥。
要知道這段時間可是天天都有大量的人在官網上留言,催促公司這邊加快新型材料陪伴機器人的生產進度。
而智慧手術艙相對來說卻有些複雜。
它是透過最佳化點最佳化出的成熟技術進行製造的不假,但畢竟是這個世界上首個生產的智慧手術艙,暫時無法保證在整個過程中有沒有出現問題。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先安裝到特定醫院內,透過來為患者治療使用它的功能,來判斷其真正的效果。
待透過一系列測試後,在按照合作醫院的需求製造就沒有問題了。
在這個需求之下,最合適的自然非星源科技投資建造的星源腫瘤防治醫院莫屬。
只是要想試驗出智慧手術艙的效果,就必須要有患者自願參與實驗才行,醫院方面是不能強行給患者安排這種智慧手術的。
若是放在以前,對患者說要使用這種科技智慧裝置給其做手術,恐怕家屬要把醫院給掀翻不可,根本不可能同意這種做法,認為醫院這種行為就是在拿患者當小白鼠。
十有八九會死在手術檯上。
幸好現在這種觀念稍微發生了點改變。
患者不但丟掉了對未知裝置的擔心恐懼,反倒主動希望使用智慧裝置治療。
這種現象倒是多虧了羊城內採購谷格醫療機器人的醫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倒是方便了很多事情。
對於星菱來說,自然是非常清楚牛庚的意思,在聽完這幾句囑託後,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便俯身應下。
“是主人。”
“我明白了,這兩件事我會立刻去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