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新上映的電影一般都要等上幾個月,才會在電視手機電腦這些小熒幕上線,採用會員觀看的模式。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收益是絕對比不上票房的。
大多數都是電影票房成績不理想,才會提前上線小熒幕,收割一波粉絲的錢。
也算是變相減少電影投資的損失。
而機械黎明這部電影顯然不是那種賺不了票房的爛片。
想到這裡郭易帆剛準備阻止牛庚的這個決定,可話到嘴邊又突然嚥了下去。
因為他想起了之前牛庚說的一句話,那就是星源科技並不在乎機械黎明的票房成績。
有這句話作為前提,在聯想牛庚的決定就比較好理解了。
更重要的是,此舉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機械黎明,到時候網上各種帶節奏的水軍言論必然會不攻自破。
明白牛耕的良苦用心,郭易帆立刻應道:“是牛總,我回去之後就配合影片上線智慧終端。”
說完這話,也不再繼續耽擱時間,隨即便轉身退出辦公室。
但有一點郭易帆不清楚的是,牛庚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電影在普通智慧手機及電腦上線,因為觀眾的視覺體驗大打折扣,正常情況下只需要有影片平臺的會員就可以觀看。
投資方所能賺取到的收益,自然沒法和票房相比。
可智慧終端卻不一樣。
智慧終端上使用的虛擬投影技術,基本上能夠讓觀眾達到在影院觀看影片的效果,並且對於不願意出門的人來說,更是一個莫大的福音。
哪怕照樣採取收費的模式,只要比電影票優惠,相信照樣會有大量的使用者買賬。
另外牛庚也不打算和國內比較知名的幾家影片平臺合作,而是選擇直接在智慧終端自帶的虛擬影院軟體中上線。
以此來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
雖然說手機自帶的影片軟體沒有辦法和國內幾家知名影片平臺相提並論,可智慧終端中的虛擬影院卻是一個另類,因為他有著虛擬投影技術作為最大的保障。
畢竟有了把電影院搬回家裡的影片軟體,又怎麼會再看得上其他普通影片平臺。
哪怕虛擬影院中擁有的版權影片數量不多。
不過這對於現在來說也同樣是個優勢。
只要機械黎明在虛擬影院中上線,使用者就會像是吃慣了糠咽菜,突然來上一頓大餐,絕對會猶如餓狼撲食般的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