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眾手機的價錢。
這個價格是牛庚思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星源科技從成立之初,他的想法就是賺錢,當然不可能放過這種好機會。
繁星系統好歹也是砸了上千最佳化點弄出來的,雖說是智慧電腦作業系統,卻可以應用到各個領域,算屬於貨真價實的人工智慧,要不是硬體方面限制了星菱的能力,其效果還會更勝一籌。
售價一千多塊錢並不算多。
更重要的是,電腦廠商採購了這套系統,只會把價格增加到電腦售價之中,本質上對他們影響並沒有很大。
這也是牛庚為什麼不讓繁星系統上架官網讓使用者自行購買安裝,而要和電腦廠商合作的原因。
正當在座的幾個人考量這個價錢時,牛庚繼續說道:“另外,為保證合作愉快,繁星系統將以一百萬的數量起售。”
一百萬!
幾人聽到這個數字再次一驚。
也就是說想採購繁星系統的話,最少都要一百萬套,價格十多億元。
雖說他們作為知名品牌商,單季度銷售量可能就不止這點,但有一點要清楚,並不是什麼配置的電腦都可以使用繁星系統的。
對於使用者來說,或許真的非常喜歡繁星系統,可在經濟壓力之下,願意花費上萬塊購買電腦的人,恐怕佔比並不算太多,所以就算品牌商購買了繁星系統,也不可能使用在所有品牌電腦上。
按眼下市場需求來說,主流依舊是維軟的系統。
不過既然繁星系統已經進入到大眾視野,他們作為知名品牌商就必須要有,否則只會逐漸導致市場被友商佔據。
很快。
幾家紛紛商量好了所要採購的數量。
擔任聯翔亞洲區總裁的劉正陽首先開口說道:“我們聯翔採購兩千萬套。”
俞文斌:“花碩一千萬套。”
至於華威和小蜜則分別為三百萬套以及兩百萬套。
加在一起總共三千五百萬的數量,足以為星源科技帶來幾百億的資金,連個人資金都能轉換過來幾億,光是想想都讓人激動。
可有一點讓牛庚奇怪的是。
華威似乎並不打算在讓星耀這個品牌涉足高階電腦市場,所採購的繁星系統僅僅用於華威。
但這畢竟是人家公司的內部運營,牛庚也不好過多詢問,反正只要繁星系統順利賣出去,至於用在什麼地方就不是他擔心的問題了。
隨著這場比較順利的談判結束,只聽牛庚又說道:“感謝大家對星源科技的支援,今天晚上我安排了晚會,還請各位前輩一定要賞光,關於後續具體操作事宜,會有我們公司的專項負責人和大家對接。”
話音落下,便由秦小曼引領這些行業大佬先到預訂好的萬豪酒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