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股份雖然可以交易,但是誰都知道,沒有上市的公司股份不值錢,買方市場太小了,賣方沒有議價能力。
所以現在這些股份只能作為分紅的憑證,想要交易不合適,也不捨得。
公司現在又處於向外擴張的階段,大股東對分紅沒有要求,管理層自然想要把留足本錢想
要把蛋糕做大,所以分紅的比例和數量肯定不會太多。
一旦上市,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股票的價值肯定要增長不少,到時候留著分紅,還是在二級市場上出售,再或者質押都很自由。
所以現在萬家商場想要上市的主推力,並不和其他公司一樣是由大股東,投資方推動,而是由公司的管理層。
自從今年初開始,公司決定要籌備上市事宜之後,肖繼輝每到一個地方視察,當地商場的負責人總會如同現在他這樣滿臉希冀地問他,公司什麼時候上市?
弄得他很無奈,他也想呀,畢竟他的股份是除了李衛東之外最多的,上市對他來說肯定是個好事。
但是監管部門也是他家的,還能想什麼時候上市就什麼時候上市?
大老闆倒是有這個影響力,但是老闆無慾無求,或者說是對他們這個小公司無慾無求,一點都不積極。
李衛東手裡抱著茶杯沉思著,上輩子三聯能夠把鄭百文重組,後來也沒有太多的麻煩,這也說明重組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這種重組肯定也會伴隨著很多是非,尤其是剛才肖繼輝說的這幾個部門,哪個也不是易與之輩。
不說鄭百文的大股東百文集團,後面站著的是鄭洲市政府,以後只要在鄭洲或者豫省做生意肯定繞不開他。
信達資產就更不要說了,專門處理壞賬的公司,簡直就是官方的要賬公司,後臺太硬,雖然壞賬有償還率一說,但是他們肯定是能要多少就要多少。
還有最後一個證券監管部門,只要是上市公司就不可能繞過他,即便上市成功了,也能管得著你,讓你完蛋簡直一句話的事。
與這三個部門做交易,還是這種牽扯到資金量多,彈性大的事情,嘴一歪,錢就來了,最是容易產生腐敗問題。
這也是李衛東沉思的理由,估計也是肖繼輝要專門跟李衛東彙報的原因。
李衛東不怕跟機關部委打交道,但他怕扯進去一些是非,是非很要命,一旦扯進去就沒完沒了。
「信達資產二十億的債權想要回去多少?」李衛東沉思了一會才問道。
「他們想要一半,不過他們內部有人表態能收回一兩成就不錯了,畢竟鄭百文現在的資產狀況就算全部給他也沒有這麼多!」
「我也諮詢了一下一家投資顧問公司,他也給我們出了一個方案,以他們這種情況,的確不會要求太高的償還率!」
說著肖繼輝就把從檔案包裡掏出一份只有幾頁紙的檔案遞給李衛東,這是他找的投資公司做的一分方案。
來找大老闆彙報工作,不可能什麼工作不做,腦子一熱就跑過來跟老闆彙報,這樣既沒有條理性,也不會有效果。
現在他花錢找了一家有實力、有背景,關鍵是能夠接觸到這幾方的投資顧問公司,做了這麼一個能夠讓各方都可能接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