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學到了,以後堅決不說能不能說、在不在這種話了,問了就是不能、不在,有事直接說就行。
鄒毅也是剛才看了,巴菲特要拍賣共進午餐的那則新聞聯想到的,別人拍下這個機會,無非是想從這位投資家手裡獲得一些投資的訣竅。
相比於巴菲特,李衛東就更厲害了,李衛東能夠看重這些公司,肯定有他的判斷。
若是能夠和這些管理團隊交流一下,給他們指點一下,是不是也能起到促進作用,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別的鄒毅不知道,但李衛東國內的那些公司,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除了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沒問題,而這些都是李衛東定的。
這就說明,李衛東的執行能力沒有機會去證實有多厲害,但是戰略眼光一定很準。
李衛東有意的留著這幾家公司,說明他對這些公司比較看好,既然如此為何不和他們的管理層約見一下呢。
作為公司的大股東,甚至是有否決權的大股東,李衛東有權為公司的戰略方向提出自己看法,公司也必須要慎重的考慮。
李衛東畫圈的公司並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矽谷,甚至有一家叫谷歌的小公司就租在他們樓下,想要見很容易。
哪怕亞馬遜遠在大陸的另一邊,以蚍蜉資本的大股東地位,讓他們過來一趟,想來他們是沒有拒絕的理由。
畢竟在這些公司的成長過程中,蚍蜉資本給他們提供了寶貴的資金和發展機遇,除了商業合作,更像是他們的上帝。
李衛東從他的臨時辦公桌上,翻出一份名單,上面有他這次特別標註的幾家公司,這是以後才能割的韭菜。
蘋果、亞馬遜、英偉達、谷歌都名列其中,當然可能還有很多比較牛逼的公司,但是上輩子的李衛東也記不起來了。
而且也不能所有留下來的公司都是牛逼公司,不然也沒有辦法解釋他如何具有這種非常精準的投資能力。
蚍蜉資本是風投公司,投資的都是初創型公司,極少參與到已上市公司的投資中,那是東方基金的事,但少,不代表沒有例外。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蘋果公司最沒落的時候,蚍蜉資本大舉買入蘋果8%的股份,成為了蘋果公司的股東,這也是蘋果公司能夠出現在蚍蜉資本投資的公司名單裡的原因。
看到這些名單,李衛東想了想還是拒絕了,“算了,他們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力,只要不和雅虎這般瞎搞,亂收購,發展起來肯定沒有問題!”
李衛東也不想要什麼教父,導師之類的名頭,而且未來的歷史證明人家是能做好的,若是有他的干預還不一定能好呢。
再說他已經派出了董事進入這些公司的董事會,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和董事聯絡,也沒必要搞這一套。
至於能和雅虎的人見面,完全是出於感謝人家給他創造了這麼多財富,兩三百億的資金,於情於理總得感謝一番。
而且還有一層原因,以後大家就要散夥了,咱們好聚好散,一起喝個散夥茶,以後你們也別記恨我,也算是了結這段緣分。
鄒毅點點頭認可了李衛東的說法,一個市值千億美金的公司管理團隊,在李衛東口中成了瞎搞,也不知道這幫子眼高於頂的管理層會如何想。
當然說實話,鄒毅也對雅虎的管理層並沒有太好的看法,其實這種情況在矽谷,這個創業者天堂隨處可見。
創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股爆發,一個不起眼的公司都能被資本吹捧成估值幾億、幾十億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