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造富年代> 442 搞個大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42 搞個大獎 (2 / 4)

做好事可以低調,但是不留名是不對的,這樣只會有不好的示範作用,也不是社會所提倡的。

沒看現在國家對做好事的都是大力宣傳,出臺各種政策,鼓勵大家多做慈善,總不能鼓勵子貢贖回奴隸不要贖金的事情。

如果做慈善搞道德綁架,久而久之,做慈善的人就少了,社會的前進還是以利益去引導為主。

孔融讓梨這種道德高尚的事情,還是不要過多的提倡為好,至少在大部分人想來這不現實。

李衛東想不通,孔融怎麼會有這麼高的道德水準,反正他是做不到的,除非是自己不喜歡吃梨子,或者有比梨子更好的東西在等著他,不然憑啥讓給你!

李衛東閒著無事的時候也想過,也曾以最大的惡意來忖度這事,最終得出的結論還是利益至上。

東漢末年,進入體制的方法沒有現在的大學分配和公考,也沒有科舉取士,主要靠的是察舉制和賄賂宦官。

而察舉制最重要的一科就是舉孝廉,何為孝廉,孝子廉吏是也,也就是在家侍奉親長,在朝在侍奉君主。

這玩意在那個時候是出仕的一個途徑,就和現在好好學習是你唯一的出路的說法一樣,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三歲孩童,誰不知道!

出生世家的孔融,再早熟一些,自然知道該怎麼操作,讓梨能讓自己孝子的名聲傳出去,為以後做準備呢!

李衛東不敢說自己是道德上的完人,他捐款建學校,只是不忍那麼多的適齡兒童沒有條件,或者在條件不好的校舍讀書。

稍微動了那麼一點惻隱之心,而他自己又有這個能力,賺了那麼多錢,反正也花不完。

當然在捐款做好事的時候,若是能夠獲得一些受助者適當的感激,那也應該是意料之中,意外所得。

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以後幾億網(絡暴)民,隔空逼捐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

李衛東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中國首富,若是捐的錢不是最多的,肯定會被罵的很慘!

到時候,李衛東把這些年做的慈善事業拿出來,這些網民一看,好傢伙,我上的小學還是人家捐助的,還拿過人家的獎學金!

你還能再罵出口,那也太對不起良心了!

所以做好事還是要留名,哪怕寫日記裡也行,總得在需要的時候找到證據,無名英雄不好做。

李衛東沒有寫日記的習慣,但是捐建的學校名字寫在全國各地,“未來小學”,前面加上村、鄉、鎮。

簡單直接,既不高調也不含蓄,領導說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雖然李衛東有拍馬屁的嫌疑,但是那又怎麼樣,捐幾十億拍的馬屁,你來拍拍試試?

他也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有人在地圖上搜一下“未來小學”這兩個字,會密密麻麻在全國地圖上出現。

“乾的不錯,這麼幹沒問題,以後還得繼續!”李衛東指著照片裡的這個不大的學校說道。

學校只有一排兩層高的教學樓,簡單的院牆圍成一個圈,操場也只是施工簡單、成本低的爐渣操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