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東看的報紙是一家有英*格蘭背景的媒體,報紙援引了英*國金融時報中說的一句話,“這是中國金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當然他們可能不知道,就在可以預計的將來,這最黑暗的一天也將發生在他們自己頭上,巴林銀行的倒閉不遠了。
李衛東雖然已經不再持有日經指數的看跌期權,但是依然關注著日經指數,經過一個小反彈後,最近正處於持續下跌的趨勢中。
他雖然也後悔平倉過早,不然還能多賺一半,但是心裡也知道,若是讓他繼續建倉,繼續炒作,也沒有那個心勁。
但是看著日經指數這個跌勢,李衛東就知道巴林銀行爆倉,恐怕就在這幾天了。
不知道到那個時候,金融時報會如何評價他們本土的證券公司,會不會用“最黑暗”這個極具諷刺意味的詞彙!
要知道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和327國債相比,更具有戲劇性,更顯幼稚,更不符合一個正常人的思維邏輯。
一個金融行業類的公司,尤其是投資銀行,證券公司這類槓桿比較高的金融機構,更以風險控制為其生命線。
至少最基本的失誤不能犯,不能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
但是巴林銀行卻能幹出這種事情來,一錘子下去,不是八十,而是八億,單位英鎊,直接整破產了。
讓交易部門和清算部門歸同一個人管理,甚至沒有監控,每日的財務報表漏洞百出,卻沒有人能看出來。
這位年輕的總經理,即使在監獄裡也認為,他所做的這些違規行為理應受到阻止,而且也能夠被阻止。
雖然這麼說有撇清責任的嫌疑,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個具有兩百多年曆史的著名投行,其內部的風險管控形同虛設。
李衛東繼續看著報紙,隨著國債327的落幕和定格,後面肯定會有一系列緊隨的問責,這不僅是中國的特色,全世界都一個樣。
雖然最後的處理決定還沒有出來,但是李衛東知道這件事所牽涉的所有人,無論是受益的還是虧損的都交沒有好下場。
若是用封建迷信的方式來解釋327國債,簡直就是沾染瘟疫的孽障,誰沾誰倒黴。
李衛東不是可惜這些人,若是用有罪推定,這些人沒有一個是乾淨的。
資本來到世間,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更何況這些玩弄資本的人。
只是覺得中國好不容易出生的債券期貨市場,就此隕落,有些可惜。
而且威赫赫的萬國證券誰將會隨著沒落,若是萬國證券不出這麼一檔子事,以他發展的速度,估計真能成為中國的美林。
畢竟此時,萬國證券已經在海外有不少的分支機構,而同期的國內其他證券公司,還沒有摸清投行的真正意義。
後來的萬國證券被工商銀行的申銀合併成為申銀萬國,後來又和宏源證券合併成為申萬宏源,總之是越來越沒落了。
李衛東想要插手萬國證券,旗下也能有個證券公司,但想到其中的門道還是不敢介入,估計現在萬國證券在風口上呢,誰碰誰倒黴。
李衛東合上報紙,其他的報紙不用看,估計也都是這方面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