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李衛東雖然沒怎麼離開漢東,大多時間都宅在齊州的家裡,但是並不是說他什麼事情也不做。
該有的投資,該有的卡點,該有的風口一點沒有落下,公司的規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大,即使是前兩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也沒有影響公司的擴大。
恰恰相反,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他名下公司的發展速度反而是這幾年最快的一年,尤其是一些搞金融投資的。
而且藉此機會,李衛東最初設想的金融財團也迎來的大發展,投行,銀行,保險三駕馬車算是齊活了,徹底的站穩腳跟。
發展最快反而不是最先佈局的民生銀行,而是後來居上的券商業務,這也證實了為什麼併購比較受資本的青睞。
若是他自己註冊一個證券公司,按部就班的發展,不說審批的能不能透過,就算是能透過,也是三五個月之後了,黃花菜都涼了。
然後再一步步發展,累死他也不能在幾年內發展到現在的水平,全國大部分城市均有他們的子公司或者營業部。
當年327事件的主角,落的下場不可謂不慘,不但讓萬國證券資不抵債,差點破產,而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雖然萬國證券資不抵債,可能會破產,但前提是各債權人追債,而債權人是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
債務人雖然是萬國證券,但是他們的股東卻是自己人,這就比較難辦了,都是相互關聯的金融機構,打斷骨頭連著筋呢。
經過大半年的調查,終於出了結果,該處理的處理,但是萬國證券還是爛攤子,至少財務報表上是資不抵債,可以破產。
這個時候,就給了李衛東可乘之機,但是人家願不願意改嫁還得另說,就算是改嫁,李衛東是不是他的意中人也未可知。
萬國證券是資不抵債了,但是也不可否認是中國券商界的頭牌,看中他的券商肯定很多,申銀證券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最後,有關部門最後還是給李衛東機會,當然他們看中的是李衛東港商的身份,一家合資的公司有助於走出國門。
最終允許李衛東注資萬國證券,成為新的股東,李衛東自然不會客氣,直接一舉成為萬國證券的最大股東。
估計這麼以來,也就沒有了後來的申銀萬國,更不會有後來的申萬宏源了。
藉著港島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資源,現在萬國證券成為真的萬國證券,已經是全球主要的證券市場的成員單位。
而且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券商龍頭的寶座基本坐穩,至於未來的證券一哥,雖然已經出現了,但也被遠遠的摔在後面。
李衛東接過這份財報,翻看了起來,一看這格式就是專門做給領導看的,基本上沒有水,都是乾貨,清晰明瞭。
李衛東只看數字,其他的大概掠過,然後輕飄飄的放到茶几上,桌子上有剛才倒茶時留下的積水,一下子就把紙張弄溼了。
張東碩趕緊拿起來,拿起桌子的抽紙擦拭,並把桌子的積水都擦乾淨,這幾張紙拿出去賣給任何一個報社都是天價,肯不能這麼隨意的對待。
“瑞博斯控股那邊還沒有匯總,什麼時候能做好?”李衛東隨口問道,這些在他眼裡也僅僅是個數字而已。
雖然他在國內的產業也不小,但是相比較來說,國外的產業才是多數,尤其是蚍蜉資本和東方基金才是大頭。
“我問過鄒總,國外幾家公司還沒有做出來,所以現在還沒有匯總,不過時間不會太久,年前應該可以出來!”
張東碩一邊擦著檔案,一邊說道,檔案溼的是最重要的最後一頁,擦完後看了一眼,還好5363785這個數字沒有破損。
單位是萬元,這是李衛東在國內所有產業摺合他的股份後的淨資產,也就是他在國內的真實身家,當然若是按照股票市值或者估值來算,這個數字更大。
不過李衛東不信這些,市值是假的,沒有任何意義,除非有米國瘋狂的網際網路泡沫的機會,不然根本沒有套現的機會。
“讓他們快些審計,然後交給徐總,讓他組織戰略投資委員會和資管會的那些人討論,看看哪些公司有問題隨時解決!”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更何況是風投,經過幾年的發酵,好的已經上市,但是一些不合格的企業也暴露出來了,虧損破產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