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睜眼,夏鬱已經出現在一個只有十平米的小屋子裡,這時候的她,已成為另一個“夏鬱”。
屋子幽暗逼仄,予人以壓迫,營造的視覺感官,正是模擬夏鬱母子被綁架後所囚禁的地下室。
屋子的東西兩個角落,還吊著束縛手腳的鐐銬。
這是精神病醫院專家對患者夏鬱制定的一套治療方案,或者說整個課程劇情的框架,就是精神科專家透過配合夏鬱給自己編造的新身份,製造的一場破殼方案。
精神科專家想透過這些刺激夏鬱,讓她從因為逃避心理創傷,給自己臆造的新身份中醒來。
不得不說系統某方面做的很完善,除了沒有遮蔽真實記憶,其他的一切幾乎貼近真實。
‘夏鬱’一輩子的經歷、情感在短短一瞬間,灌輸到她的腦海,令人窒息。
尤其在她在看到這漆黑小屋子一瞬間,腦海中出現的,便是兒子死亡那一幕,腦子不由就產生劇痛,伴隨而來的,還有一股胃酸翻滾!
經歷過幾年喪子之痛,先是抑鬱,後精神分裂,一直活在回憶中的夏鬱精神跟體質都很差。
她能明顯感覺到自己體能與精神上的不足。
心中讚歎,“太真實了!”
系統“獎勵”,夏鬱自動忽視了,她更在意這場‘真人’模擬。
這種任務課程,劇情已定,不允許改變,沒有暫停,只有不斷進行的故事劇情,這對演員而言,是一場嚴苛的素質考驗!
有之前的觀察階段座鋪墊與情感記憶融合,即便沒能一下子代入角色,可劇情走向夏鬱是清楚的,她的記憶力本來就不差,覆盤一次後,記下了十之八九的劇情,十之五六的臺詞。
瞥了一眼安裝在屋子裡四個角落閃爍的紅點,夏鬱心中給自己喊了一聲,“Action!”
劇情開始由她衝出屋子開始——
感受著快要壓制不住的翻騰,夏鬱騰一下站起身,跑出房間,見到亮光一瞬,狂跳的心臟和胃裡的翻騰才稍微控制住,手上抵在走廊的牆壁上,大口的吐著胃裡湧出來的酸水。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傳進耳中。
“你還好吧?”
聲音知性溫柔,帶著一股安撫的情緒,同時一隻手突然停在夏鬱的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