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廝殺得鮮血淋淋屍橫遍野的交戰雙方停止了無謂的戰鬥。不僅如此,官軍還給流寇提供了少量食物,雙方緊張的氣憤頓時化為無形,反倒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流寇這種拼死作戰的精神令官軍大為敬佩;官軍精良的裝備和良好的戰鬥素養讓流寇大為羨慕和嚮往。
張獻忠老營計程車兵大都是陝西人,朱順明軍中中高層也陝西人居多。兩拔人停止廝殺,一句鄉音,頓時成為雙方交流的橋樑。
更有陝西老鄉聊著聊著居然認了親的怪事發生。
大營中,徐以顯正在遊說朱順明。
“朱大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些話雖然古老,但相似的事情卻一直不斷上演。老朱家可是有殺功臣的傳統的。”
“大人從陝西南下,幾年時間爬到湖廣總兵的位置,想來對天下大勢認知得十分清楚。”
“朝廷糜爛,官員貪腐,天災人禍,天下離心。更何況關外建奴虎視眈眈,時刻想著入寇中原。如此下去,恐怕大唐盛世斗轉直下的局面會在大明重演。朱大人不想在混亂中自保?不想升官發財?不想有幾個強有力的外援?”
“大人出身義軍,想來知道咱們舉義旗殺貪官的苦衷知之甚深。百姓苦呀!”
“昔日門閥事逢亂世,都是兩邊下注,才保得家族千年不敗。大人何不效仿高門大閥行事,投一份賭注在我家將軍身上?”
朱順明靜靜的聽著,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徐以顯眼光還是有的。
整個大明,認為建奴會入主中原的沒有幾個。朝廷大臣言之必稱“芥蘚之癢”,民間恨之入骨視之為強盜賊寇。
徐以顯從中看出了大明天下很快就會陷入大唐末年的混戰局面,也算眼光超強。
只是歷史在此時開了個玩笑。只有幾十萬人的建奴居然得以入主中原,統治幾百倍的漢人,成為漢人歷史上難以痊癒的傷疤。
有徐以顯等人輔佐,難怪張獻忠能從眾多流寇中脫穎而出,成為於李自成並肩的兩大巨梟之一。
“說完了?”朱順明問道:“你說的有道理。不過你認為我從一介平民爬到如今的位置,會被你的幾句話打動?”
“大人的意思是?”
“第一,讓張獻忠親自來跟我談。第二,拿出真心實意,不要弄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