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的戰況同樣洶湧而慘烈。
張獻忠部已經有不少原大明的軍士,他的軍隊戰鬥力和戰鬥意識在流寇中算是比較強的。
流寇之所以是流寇,就是因為他們不斷的流竄。四處流竄、居無定所,大型器械自然無法攜帶。
因此張獻忠雖然盡力最大努力、臨時打造了不少簡陋器械、對軍隊進行了合理安排,依然無法跨過由劉文秀親自守衛的城牆。
戰況一直膠著,流寇一時無法拿下城牆,劉文秀也守衛得十分艱辛。畢竟流寇的人數實在太多,張獻忠等流寇將領經過幾年的流竄拼鬥,技戰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慘烈的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流寇堆積在城下的屍體足有半丈高,鮮血將整個長江染成紅色,漂浮的屍體比比皆是。
張獻忠無奈退兵。好久沒見過如此堅韌的官兵了。
不時有流寇爬上城頭,都被官軍有條不紊的圍剿。
後來參與防守的官軍一看就不是先前劉姓將軍的兵馬,戰術意志差一大截,顯然劉姓將軍麾下人馬不多,不超過兩千。
憑藉兩千精兵和一群雜牌軍,硬是打退了張獻忠親自部屬的四萬大軍的進攻。張獻忠對城頭劉姓大將產生了濃重的好奇心。拿下武昌後,有機會說降這個姓劉的官軍將領。
………………
朱順明判斷出張獻忠有進犯武昌的跡象後,派出斥候有意識的偵查。
伺候回報,武昌上下游的船隻全都被流寇徵繳一空,流寇很可能會乘船進犯武昌。
得到準確的情報,朱順明拉開了一張巨網,只等張獻忠自投羅網。
留下劉文秀守城,張槃在城外伺機而動,朱順明率領水師逆水而上,隱藏在咸寧縣牌洲彎,靜等戰機。
待到張獻忠東西兩軍近十萬人齊聚武昌城下,瘋狂不間斷的攻城,朱順明知道戰機來了。
施煊蔚祖籍河南,自小在福建長大,善使舟,嫻熟水性。
崇禎四年回河南祭祖,兵荒馬亂導致他流落湖廣,後加入朱順明的武岡水師。
後來朱順明水師擴建,成立了兩支水師,從原洞庭湖水師中選拔彭玉林為一支水師千戶。出於平衡,從原武岡水師中提拔施煊蔚為另一支水師的千戶。
彭玉林的水師在近海不斷來回倒騰兵員物資,施煊蔚的水師卻只能在長江上徘徊,令在海邊長大、一心向往大海施煊蔚十分憋屈。
於是長江沿岸的水匪遭了殃。施煊蔚駕駛著兩千石的大船,見到水匪的船隻就開炮,長江上被他擊沉的水匪不知幾何。因此人稱“施大炮”。
“聽說你成天玩大炮,拿炮彈打小舢板,打得準嗎?”
施煊蔚訕訕笑道:“這個……隨便玩玩……當不得真……”
朱順明認真道:“必須當真,必須當成日常操作來訓練。不要怕浪費炮彈。熟練的炮手都是炮彈喂出來的。”
施煊蔚原本以為朱順明會罵他瞎胡鬧,誰知朱順明不僅不批評他,反倒鼓勵他浪費炮彈,興奮得直搓手。
………………
水師戰艦從牌洲彎駛出,張滿帆,順風順水,一百五十里地,三個時辰就抵達武昌。
巳時許,流寇吃過早飯,拉開架勢,正準備大舉進攻,張獻忠旗艦上的嘹望手突然吹響急促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