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大臣們面面相覷,所以這場朝會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只能安慰自己,如今將這位李大人從吏部給捯飭出來了,他們也能安心做官了。
再也不用擔心李大人掏出的小本本,是關於自己升遷調任不成,還得被貶或者治罪的證據了,畢竟李大人已經不管吏部了。
內部主要掌管官員考核,升遷,調任之事。
在李家柒擔任吏部左侍郎這段期間,那些要升遷,要活動的官員可沒少被拉下馬。
如今聽說這位李大人竟然調到刑部去了,只能暗道一生自己倒黴,卻不能讓更多的人和自己的一起倒黴。
要開辦女學這件事,李家柒一早便在心中思量許久,從她留在京城的那天開始,她便在籌劃這事。
圖紙她都畫好了,他不僅要蓋這一所女學,還要蓋第二所第三所。
至於一開始,那些大臣會不會將他們的女兒送來,這倒是無所謂。
她這女學要招的第一批學生,便是平民家的女孩兒。
尤其是那些村子裡,家中女娃多的,她這裡管吃管住,還每個月給一百文的補貼。
可別小看這一百文,生意多,每月的開銷變也大了,更不用說吃喝住行,這完全就是一場慈善。
不少人都等著看熱鬧呢!
可她李家柒是誰呀?
別的她可能沒有,錢還不有的是?
先從京郊開始往外面擴充,從六七歲左右的小女童,這個年紀也差不多是上小學一年級的年紀了。
到十二三歲的丫頭們,每個小學開設三個班,不同年齡教授的東西不同。
這樣一來,她手上的事一下就多了,吏部那邊交接過後,便是去刑部上任。
好在刑部她是尚書,倒是不用費心跟下面的人打好關係。
好吧,即便是在吏部,她也沒跟下面的人打好關係過。
說來刑部尚書,這位置還是挺輕鬆的,他倒是還能倒出時間來管一下女學那邊的進度。
再一個就是,關於那位楊姑娘的案子,當時就防著她自盡,特地在她口中塞了麻核。
可即便是這樣,第二天李家柒上任的時候,這位楊姑娘已經自盡了。
“大人我們也是沒想到這位竟然會自盡,當時您送來的時候她雙手被反綁在身後。
口又不能,我們也是單獨將它關在一個牢房裡嚴加看管,可就是這樣這位姑娘還是自盡。”
李家柒走進牢房中,打量一番這女子的屍身,眉頭緊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