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在學校早讀晚讀的時候,其實她都有意識去聽別人的發音,然後去改變自己的發音,但是上了大學之後,還是被人說口音問題。
看來還是沒徹底改好,算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所以,對於學校廣播站的這次招新大會,她一定要去報名嘗試一下,是騾子是馬得拉出去溜溜才知道。
事實上,對於林小壯來說,不止有這一件重要的事。
除了學校廣播站招新這件事,還有一件事是學院試點分班。
校方挑選幾個重點專業,成立一個實驗班出來。
如果她想要進廣播站,需要進行筆試和麵試;如果她想考進實驗班,也需要進行筆試和麵試。
進入廣播站進行播音工作,可能每個月或多或少會有一點工資;考進實驗班的每個學生,每一學年更是會有兩千塊錢。
這個錢不算是助學金,也不算每學年按績點排名的優秀學生的獎學金,而是隻要考進這個班級的學生,每年都會一次性拿到這一筆錢。
所以,這對於缺錢的林小壯來說,一邊是細水長流的工資,一邊是每年暴發的鉅款。
實驗班的門檻不低,光是筆試內容就有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大科,而面試則是由輔導員和學院老師一起把關。
說巧不巧,這兩件事撞到了一起,讓林小壯有點頭疼。
因為她哪邊都不想放棄,想要穩穩抓出兩邊。
於是,她拿出來高考複習的精神和精力,每天從宿舍到圖書館兩點一線,早出晚歸,不和高考後徹底放鬆的室友們待在一起。
她沒有吃喝玩樂交男朋友的本錢,只能從別的方面不斷提高自己。
更巧的是,英語筆試的時間,剛好和廣播站的筆試時間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