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些慈善機構又是扣手續費又是這個那個的,但他管不了。
依舊是做好自己,出好自己的那份錢,出力是誰出多少,不管。
多做多錯,中庸一點穩當。
只是,隨著事業做大做強…
……
“孤、老、殘、幼…”
榮敏姿繼續開口,“孤兒院,養老院,殘疾護理,幼兒教育,或其它助力社會福利事業,要幹一項。”
“不求有功,但求保身。”
很實在的話,真正滿心滿意做慈善的企業,100家裡不見得有1家。
大部分都一樣,企業賺錢回饋社會,除了繳納各類稅費,也是將賺取的龐大財富一部分,勻些給慈善。
國家層面,有國家層面的在做,企業或個人層面,有企業與個人。
但不管企業還是個人,都要倚靠或輔助國家層面,即地方與區域政府,這個繞不開,各類手續只是一方面,還有人情世故,哪怕送錢,還得微笑。
吃拿卡要,在那都有人性。
關鍵,哪怕建學校或養老院,建築質量還特麼不一定達標,花費了大量超額的金錢,結果各個環節下來,到建築質量上能有一小半就很不錯了。
錢多花沒問題,只要質量有保證就好,就怕錢花了,還沒個質量。
至於自我成立建築隊,得了吧,過江龍還得看地頭蛇,何況九州還只是過江的蚯蚓,打滾都翻不動。
頂多,找第三方機構進行監督,力求保證質量,加大質量機率。
不過只要出事,九州就逃脫不了被討伐,哪怕出了足夠多的錢,但質量沒保證好,九州就是沒監督好。
有理也沒理,不跟你講這個。
哪怕只是單純的捐助物資,真要搞你也有辦法,吃喝過期鬧肚子,衣服鞋子黑心棉等等,哪裡都是坑。
最省心的,就是直接捐錢。
明面上把錢捐了,至於這些錢有多少被用在了實處,那就不管了。
少做少錯。
這也是大多數企業的操作,老實穩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保身即可,這個世界太大,人心很複雜。
“升米恩,鬥米仇啊…”
池默惆悵開口,有點無奈。
道理是一樣的,九州星空如果掙錢少,不太龐大還可以,每年一些事件上適當捐點錢,隨大流即可。
但隨著體量與名氣越來越大,被各類群眾也就會緊盯,目光湛亮。
要不,逐漸加大捐助資金,要不做實事慈善立口碑,是責任也是義務,跟‘鬥米仇’一樣的狗道理。
慈善捐助,其實也內卷的很,有些企業特麼捐助的數額老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