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默既誇也貶,真實的想法。
網上一堆堆人嚷嚷著國漫垃圾國漫完了沒有希望,現在‘大聖歸來’劇情製作精品精良面世,如果還不小小支援空喊口號,國漫崛起就是個笑話。
做國漫不賺錢,誰特麼還做?
就像很多入了醫療的藥品,藥商製作盈利微薄,也就乾脆湊合生產。
利益的本質就是一商人,沒有利益驅使有怎麼可能盡心投入,白給?
抱歉,商人無利,不會起早!
……
電影專案投資製作,三種型別。
第一種,獨立製作拍攝,自我有能力渠道宣發,比如永珍寰亞雷霆等各自圈內龍頭,如果不聯合投資的影片,就是自己全資製作、發行一條龍。
第二種,兩家或多家聯合出品投資,比如之前的‘前任’,就是榮姿主投立項拍攝,時代鼎盛聯合投資佔比一定份額,發行也是時代渠道宣發。
這種模式比較常見,誰也無法保障專案絕對賺錢,多家投資分擔風險,還能各捧各家的演員明星,舍與得。
第三種,是第一第二種的結合。
就是自我獨立製作拍攝,完工後因為自身沒有發行能力與渠道,所以只能尋找有資質的發行商,比如九州有獨立製作能力,但沒有宣發資質渠道。
‘人在囧途’‘夏洛特煩惱’甚至現在的‘大聖歸來’,就只能尋找有資質的發行公司,負責宣發與上映。
同時,必要時還會出售一部分投資佔比份額,以一定的市場價值。
就比如現在,雖然池默還沒有說,寰亞也沒有提,但就‘大聖歸來’寰亞肯定想著會買下一部分投資份額。
‘大聖歸來’池默星空映畫100%全額在手,收購星空花費500萬,從頭到尾製作完工,人員場地外包後期製作等等,又是2000萬左右,這是成本。
2500萬,‘大聖歸來’的製作成本,但是賣份額的話,可不是以2500萬總成本為基,還要加上宣發投入,以及市場票房評估等等,取一個雙方值。
更簡單來說,假如宣發也是2500萬,‘大聖’總成本5000萬!
如果寰亞想買‘大聖歸來’10%的佔比份額,而池默如果想按照票房破5億價值,票房利潤分成佔比32%來計算,票房淨利潤分成1.6億0.5億…
1.1億*10%比例,1100萬。
也就是說,寰亞想買‘大聖’10%投資佔比份額,至少是1100萬。
但這個數值,寰亞想必不太會接受,就是‘大聖’票房破5億,後續還能有後勁衝高多少?沒準沒譜…
只是在池默心裡,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