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花錢請自己去探索一個似是而非,根本不存的幻想中的遺蹟,這是什麼?
這是公費旅遊啊!
傻子才不去呢。
吉德羅·洛哈特在聯合科考的商討階段表態,承諾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條件:
科考觀測到的所有資料都可以任由他們發表論文,他只需要掛一個聯合通訊就行了。
吉德羅·洛哈特的這一承諾立即引起了轟動,將原本普通的科考行動成功升級成了一場激烈的爭搶。
各大學科帶頭人紛紛擼起袖子親自下場爭奪科考名額,彷彿一場學術界的角逐正在悄然展開。
四月份中旬,吉德羅·洛哈特發出公函,傳達了這一訊息。五月份,澳大利亞各個大學之間開會商討,討論如何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六月份,各方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競爭激烈異常,甚至不乏一些不擇手段的情況。七月份到來時,科考行動已經成為了學術界的熱點話題。
吉德羅·洛哈特的慷慨之舉不僅表明了他的財大氣粗,更是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筆驚人的資金。他報名了多少課題組,就出了多少資金,使得這次科考的初始資金達到了令人驚歎的八十萬英鎊!
原本,提耶拉計劃旨在邀請一些在業界享有盛譽的頂尖課題組和教授,帶領他們前往納克特城,見證其發掘和開啟的過程。
當然了,提耶拉並不是什麼好人,也不是慈善家,他把這些麻瓜召集在一起的目的——
即透過與這些學術巨擘的合作,建立一個學術界的權威群體,有可能形成一種學術上的統治力量,甚至可能延伸至澳大利亞政界。
這個計劃的關鍵在於以納克特城的發掘為契機,在學術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聯盟,讓這些頂尖的學者和教授成為其中的核心成員。
以納克特城裡面所收藏的劃時代的科學著作為紐帶,透過分享發現、合作研究,他們將逐漸形成一個緊密的群體,擁有相互之間的信任和合作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群體將逐漸壯大,成為學術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對學術研究的走向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而這個學閥或者說學術密教的成立,並非只是為了在學術界內部獲取權威地位,更重要的是將其作為一個跳板,向澳大利亞政界延伸觸角——
透過掌握學術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個學閥可以藉助自身的資源和人脈,逐步滲透到政界,影響政策制定和決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