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知見狀笑了笑,他知道滅法國王不喜歡和尚,但他還帶著三藏來自然有他的理由,只聽沈行知說道:“佛法本無過錯,和尚也有好壞,三藏和別的和尚不一樣。”
“能有什麼不一樣?不都是道貌岸然,假借佛法行齷齪之事罷了。”滅法國王是對佛門弟子恨之入骨的,他也不聽沈行知解釋,在他眼中似乎沒有一個和尚是好的。
沈行知明白這滅法國王看來確實對佛門有很深的怨念,這種態度他也能理解,畢竟以前的沈行知和滅法國王其實也差不多。
面對滅法國王的憤怒,沈行知依舊保持著笑容,只是這一次他沒有繼續解釋,而是忽然抬起手來伸出手指指向了滅法國王。
“七情指。”這是沈行知很久沒有用過的一招了,一種只能對大羅金仙以下,並且不能造成什麼實質傷害的特殊神通。
沈行知出手實在太快了,快到滅法國王和他的護衛都沒有反應過來。
而當他們反應過來時,那些護衛也根本無法動彈,滅法國王的雙眸中則開始閃現出他的前世今生。
只是當沈行知也看到滅法國王的前世記憶時,神色卻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因為滅法國王這前世記憶沈行知感覺很熟悉,而且這位國王的前世竟然也是一位虔誠的佛門信徒,準確的說應該是西方教信徒。
那時候還沒有佛門的說法,西方教尚在創立之初,這位前世還是西方教中一個有些地位的門徒,當時有一個稱呼叫阿羅漢。
當時這位阿羅漢被世尊,也就是西方教的創立者接引派去傳教,那時候西方教還名聲不顯,在洪荒世界也算不得大教,而阿羅漢要傳教的地方本就有當地的信仰,還有一位大祭司統治著那片土地。
阿羅漢幾經努力總算說服了大祭司,給了他一個能夠在當地傳教的機會,前提是要阿羅漢去完成三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三個任務分別是,讓一個本地小偷世家的後人阿溜不再偷盜;勸一個當地愛打架的混混阿刀不再打架;第三個也是最難的一個,則是讓當地妓女阿羞不再做妓女。
看到這裡沈行知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分明就是無天的模板嘛,甚至那三個人的名字都一模一樣。
接下來的故事也與無天的故事如出一轍,阿羅漢成功的做到了這三件事,但是大祭司卻出爾反爾,並且還藉口要處死阿羅漢。
為了教義獻身,阿羅漢也是有這覺悟的,但是那大祭司喜歡玩弄人心,他可能覺得光從肉體上消滅阿羅漢還不帶勁,於是用計讓阿羞違背意志再次成為了妓女,這樣一來阿羅漢的任務也就等於失敗了。
只是當阿羅漢要被處死的前一刻,阿羞告訴了他真相,原來阿羞已經愛上了阿羅漢,她之所以再做妓女是想救阿羅漢性命,但是大祭司此人毫無誠信,阿羞最後也羞愧的在阿羅漢身前自殺了。
一直到這裡與無天的故事都一模一樣,但接下來卻出現了出入。
看著阿羞自殺而死,阿羅漢一念成魔,他將自己的善念放逐,化身惡魔將大祭司還有許多看熱鬧的人都殺死了,此時他也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摩羅。
摩羅的出現與三藏禪宗其實極為相似,而且當時在殺了大祭司等人後,摩羅的善念又再次迴歸,似乎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佛法,那就是一味的仁慈佈施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些人的心比惡魔還可怕,這類人光靠感化是沒有任何用的,該殺的還是要殺。
沈行知發現原來在很早以前,佛門的教義其實就有可能因為摩羅的存在而變得完善,但是這樣的理念在接引眼中便是很危險的,他認為摩羅這是誤入歧途了,於是以大神通封印了摩羅的意識,將他真靈投入世間進行所謂的歷劫,其目的就是要磨滅他已經參悟出的佛法。
摩羅哪裡是接引的對手,他都還沒能力復活阿羞,就被直接抹去記憶,開始了不斷在輪迴中沉淪。
一世一世又一世,這和三藏還真有些像,只是三藏到現在才第十世,但摩羅卻已經數不清究竟有多少世了。
不過摩羅也確實不一般,他每一世雖然都沒有覺醒記憶,但是潛意識中還是讓他與佛門為敵,到這一世成了滅法國王,還發下了大願要殺一萬個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