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東岸,這裡原本屬於突厥領地,不過從三個月前開始,已經成了大唐黃風郡流沙縣的地界。
在完全征服突厥全境後,沈行知在原突厥範圍內設定了三郡十七縣,雖然這一戰突厥十室九空,但依然有近百萬遺民,這百萬人口現在徹底成了大唐子民。
此時的流沙河東岸,一座座營帳連綿十餘里,在這風平浪靜的河岸邊,匯聚了足足四萬大軍。
其中有沈行知最精銳的五千金甲軍,因為這支軍隊作戰時身體上會自動出現一套黃金戰甲,金甲軍之名不知從何時起被人叫了出來,如今已是人盡皆知。
除了五千金甲軍外,還有原本駐防黑風城的五千高家軍,這支軍隊大多是高老莊子弟,原本也不足五千,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已經滿編了五千建制。
只是此時在流沙河東岸統領這支軍隊的不是高侃,而是高家大小姐高翠蘭。
除了這兩支軍隊外,還有一萬人是原本駐防怛羅斯城的碎葉軍,這支軍隊還是曾經跟隨沈行知征戰烏斯藏高原,將吐蕃打殘的精銳。
因為黑風城和怛羅斯城都不再擔負以前那麼重的防禦任務了,兩座要塞也不需要大量的守軍,因此沈行知調來了高翠蘭和契苾何力。
黑風城要塞如今完全處在腹地,基本淪為空城,但怛羅斯城還有監視烏斯藏高原的任務,因此還有三千的常備軍,只是守軍全部換成了二線部隊,怛羅斯城的主帥也換成了原黑風城要塞校尉高侃,只是高侃現在升了幾級,成了從五品的雜號將軍。
除了這兩萬原本就屬於安西都護府的兵馬,還有兩萬兵馬全部都是突厥降卒,也是突厥最後的一支精銳,當然現在他們都是大唐安西都護府的軍隊。
這四萬大軍駐紮在流沙河東岸已經有半個月了,雖然他們遲遲沒有得到命令渡河,不過寶象國的訊息卻隨時會傳到這裡來。
原本大唐對寶象國瞭解不多,只是偶爾有使節來往,其瞭解也多是透過商人口述。
但現在不一樣了,早在兩個月前,裴行儉就派出大量探子,深入寶象國各地,繪製地圖打探訊息,如今雖不能說對寶象國瞭如指掌,至少也摸清了基本情況。
此處大營以裴行儉這位副都護為首,今日帥帳之中又在進行著一場高階別的軍事會議。
“寶象國與咱們大唐風俗體制皆有不同,他們最高統治者是寶象國王,但國王也僅僅實際掌控王城,他們也沒有州府郡縣制度,全國除王城外還有城池二十九座,每一城有一位世襲的城主,其實與諸侯無異,各城之間互不統屬,名義上尊寶象國王為共主,但實際上已經列土封疆。他們的實力都不算強,這二十九座城池大多隻有數千兵馬,就是寶象國王城也僅有兩萬餘軍隊.......”帥帳中一個身著文官服的六品官員將整理好的寶象國資料娓娓道來。
此人就是原本的碎葉縣丞甄有才,如今已經晉升為安西都護府從六品錄事參軍。
甄有才說話時,還不時的指著帳中一座沙盤指指點點,這沙盤也是最近幾日完成的,有了甄有才的講解,所有人對寶象國已經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等到甄有才說完,裴行儉便站到了沙盤前,他直接指著沙盤說道:“都護命我制定進攻寶象國的計劃,本官現在就宣佈,此次兵發寶象國兵分三路。程務挺領一萬人馬為左路,郭知運領一萬人為右路,其餘諸將與本官走中路。只待都護一聲令下,我們便渡過流沙河,此戰務必一鼓作氣,以十日為期,三路大軍會師寶象國王城。”